[实用新型]LED贴片数码管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20560.0 | 申请日: | 2008-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30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瞿红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威利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G09G3/14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 辉 |
地址: | 311256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数码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数码管,尤其是涉及一种LED贴片数码管。
背景技术
随着仪器仪表越来越小型化,其显示器也必须随之小型化。目前贴片式LED数码显示器基本上是在电路板PCB上直接铆接REF(塑料反射腔),受其限制,显示器无法进一步减小,再就是铆接REF的工序较复杂,先是要在电路板PCB打铆接孔,在铆接孔处再打沉孔;然后在安装REF时,将REF的定位柱高温熔融在PCB的铆接沉孔中,使REF固定在电路板PCB上。此工艺难度极大,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贴片式LED数码管、符号管。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贴片式LED数码管、符号管,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固晶焊接LED芯片,由一个或多个LED组成一个笔段后,以点的形式来显示数码笔段,所述电路板中部表面直接封装高温透明树脂并覆盖所有LED芯片,用以保护LED芯片。电路板两端设置LED连接电路的引脚。
作为优选,所述数码笔段中,第一笔段A的正极、第二笔段B的正极、第三笔段C的正极、第四笔段D的正极、第五笔段E的正极、第六笔段F的正极、第七笔段G的正极和点位笔段DP的正极连通并设置成第三引脚和第八引脚,第一笔段A的负极设置成第七引脚,第二笔段B的负极设置成第六引脚,第三笔段C的负极设置成第四引脚,第四笔段D的负极设置成第二引脚,第五笔段E的负极设置成第一引脚,第六笔段F的负极设置成第九引脚,第七笔段G的负极设置成第十引脚,点位笔段DP的负极设置成第五引脚;或者第一笔段A的负极、第二笔段B的负极、第三笔段C的负极、第四笔段D的负极、第五笔段E的负极、第六笔段F的负极、第七笔段G的负极和点位笔段DP的负极连通并设置成第三引脚和第八引脚,第一笔段A的正极设置成第七引脚,第二笔段B的正极设置成第六引脚,第三笔段C的正极设置成第四引脚,第四笔段D的正极设置成第二引脚,第五笔段E的正极设置成第一引脚,第六笔段F的正极设置成第九引脚,第七笔段G的正极设置成第十引脚,点位笔段DP的正极设置成第五引脚。
作为优选,所述数码笔段中,第一笔段A的正极、第二笔段B的正极、第六笔段F的正极和第七笔段G的正极连通并设置成第二引脚,点位笔段DP的正极、第三笔段C的正极、第五笔段E的正极和第四笔段D的正极连通并设置成第五引脚,第一笔段A的负极和点位笔段DP的负极连通并设置成第三引脚,第二笔段B的负极和第三笔段C的负极连通并设置成第四引脚,第六笔段F的负极和第五笔段E的负极连通并设置成第六引脚,第七笔段G的负极和第四笔段D的负极连通并设置成第一引脚;或者第一笔段A的负极、第二笔段B的负极、第六笔段F的负极和第七笔段G的负极连通并设置成第二引脚,点位笔段DP的负极、第三笔段C的负极、第五笔段E的负极和第四笔段D的负极连通并设置成第五引脚,第一笔段A的正极和点位笔段DP的正极连通并设置成第三引脚,第二笔段B的正极和第三笔段C的正极连通并设置成第四引脚,第六笔段F的正极和第五笔段E的正极连通并设置成第六引脚,第七笔段G的正极和第四笔段D的正极连通并设置成第一引脚。
本实用新型直接由两个或以上LED组成一个笔段,以点的形式显示数码管笔段,而非由REF的发光腔显示数码管笔段,使其整体外形尺寸大大减小,还简化了生产工艺,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再就是通过合理变动七段式数码的LED电路结构,减少其引出脚,从常规的10只引脚减少到6只,使之能够进一步减小外形尺寸。本实用新型可制作成单位、双位及多位数码管、符号管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由两个LED组成一个笔段的数码管笔段结构示意图;
图6是由三个LED组成一个笔段的数码管笔段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七段式数码管中一种LED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七段式数码管中另一种LED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9是由本实用新型构成的一种符号管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由本实用新型构成的另一种符号管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由本实用新型构成的第三种符号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威利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威利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05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防伪器
- 下一篇: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设备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