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激光设备中摄像头的背光源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0672.6 | 申请日: | 2008-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17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任心波;吴旭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安市博业激光应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3/00;G03B15/03;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瑞安市翔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元良 |
地址: | 325200浙江省瑞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设备 摄像头 背光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摄像头的背光源,特别涉及的是激光设备中摄像头的背光源。
背景技术
在激光切割设备中,经常需要对具有图案的物料,如商标、织物等材料上面的图形进行轮廓切割,这就需要对物料上的图案先通过摄像头采集图案,经过计算机进行轮廓处理后,再进行切割。摄像头在采集图案时,要有一个理想的背光源,好照明图案,以便摄像头进行采集。目前,这些激光切割设备通常采用环状背光源,如环状节能灯或者环状的LED阵列,这种背光源所形成的光照是呈环状的,存在光照梯度,所拍摄的图像存在失真和变形,与实际的图像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切割轨迹和图像的实际轮廓不能准确匹配、吻合;而激光切割设备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中,自然光线对被切割物料的照明程度不尽相同,这种环状的节能灯其亮度又不能调节,会导致被切割物料上光线的亮度不均匀,直接影响了摄像头的采集效果,使得切割精度不精确。另外,这种环状节能灯采用的是220V电压,工人在操作时,也存在不安全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亮度均匀并可调的激光设备中摄像头的背光源。
为此,本实用新型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具有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发光二极管阵列,这些发光二极管阵列分区设置,相同区域内的发光二极管阵列连接同一个驱动芯片,不同区域内的发光二极管阵列具有单独的供电电路,各区域内的发光二极管阵列分别连接有电流调节装置。
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分别位于电路板的四个角部,形成一个面光源。
所述的电路板上设置一个开孔,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分布在开孔的周围。
所述电流调节装置为电阻电位器。
所述发光二极管为平面型发光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中,将发光二极管分区设置,并且各区域内的发光二级光亮度可调,使得光线能够均匀地照射到被切割物料上,保证摄像头所采集地图像的各部具有一致的光照度,避免因光照不均匀而产生图像的变形失真,确保图像识别的准确度。而采用平面型的发光二极管,其光照分布更加均匀,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使用时间长,安全性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再对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有关细节。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背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激光设备中摄像头的背光源,具有电路板1,本实施例中的电路板1为方形,电路板1的中间为一开孔3,供安装摄像头,在电路板2上设置有发光二极管2阵列,该发光二极管2阵列分区设置,即按照方形电路板1的四个角部,分成四个区域,如图1所示,相同区域内的发光二极管2阵列连接同一个驱动芯片,该驱动芯片的型号为LM 317,不同区域内的发光二极管2阵列具有单独的供电电路,并且各区域内的发光二极管阵列分别连接有电阻电位器4。采用平面型的发光二极管2,其亮度更加均匀。调节电阻电位器4的阻值,就可以调节电流的大小,来调节发光二级管2的亮度,由此可见,各个区域内的发光二级管2都可以独立地进行调节,所以对于处在不同环境中,被切割物料照射光线亮度不同时,通过调节对应区域内的发光二极管2,就可以对被摄像头摄像区域内的光线亮度调节均匀,对于摄像头采集的图像,具有很好的效果,不会失真和变形,为激光设备的切割提高了精度。而发光二极管2都是采用低压供电的,所以,对于操作人员来说,非常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安市博业激光应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瑞安市博业激光应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06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