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盗电子标签的消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0820120778.6 | 申请日: | 200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58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邱慎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中瑞思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3 | 分类号: | G06K19/073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5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莫干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盗 电子标签 消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电子标签的消磁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的用于商场防盗标签的消磁装置主要分为两类:
第一类产品:线圈数量多,需配备消磁线圈和发射接收线圈,工艺和电路控制复杂,且消磁线圈圈数多、体积大,需配备特定的硅钢片铁芯,要求和造价很高的消磁电容器,发热量和功耗大,产品不能长时间连续工作,一般连续消磁1分钟左右就会进入过热状态。消磁时对电网供电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干扰。第二类产品:发射接收消磁共用一组线圈,其消磁采用储能电容一次性对线圈放电,然后此能量再由储能电容与消磁线圈组成的谐振回路中自由振荡而形成消磁磁场,此种方式的缺点在于自由振荡的次数少,形成的正反向消磁磁场强度差异太大,一次性消磁效果差,存在产品需二次或二次以上消磁或很近距离消磁才可成功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路简单制造成本低的防盗电子标签的消磁装置。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消磁及发射接收线圈、以及与线圈串联的谐振电容、线圈的电流过零检测电路,所述消磁装置还包括储能电容的直流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所述消磁装置还设有与发射电源连接的连接电路,所述储能电容的充电电路上设置开关,谐振电容连接并联的充电开关和放电开关,与发射电源连接的连接电路和储能电容的放电电路并联与充电开关连接,与发射电源连接的连接电路上设有发射开关,储能电容的放电电路上设有放电消磁开关,所述与发射电源连接的接点和与充电电源,谐振电容与线圈之间串联扣位二极管组。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集信号发射、接收及消磁为一体,共用一个小线圈,其重量仅为现有产品线圈重量的1/20左右,体积小;
2.采用自激共振方式来获取消磁交变强电流及消磁强磁场,无需特定铁芯及特定消磁电容,因此体积小,重量轻;
3.由于消磁线圈小,每次消磁时间短(200ms左右),因此功耗低,发热量小,可连续长时间工作;
4.由于消磁强电流由产品内电容贮存能量瞬间释放所得,而电容充电时电流小,因此产品工作时对电网供电无任何不良影响和干扰;
5.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消磁及发射接收线圈L、以及与线圈L串联的谐振电容C2、线圈L的电流过零检测电路,所述消磁装置还包括储能电容C1的直流充电电路1和放电电路2,所述消磁装置还设有与发射电源5连接的连接电路3,所述储能电容C1的充电电路上设置开关K1,谐振电容C2连接并联的充电开关K3和放电开关K4,与发射电源连接的连接电路和储能电容C1的放电电路并联与充电开关K3连接,与发射电源连接的连接电路上设有发射开关K5,储能电容C1的放电电路上设有放电消磁开关K2,所述与发射电源连接的接点和与充电电源,谐振电容C2与线圈L之间串联扣位二极管组。
直流充电电路上设置二极管D3,直流充电电路所连接的充电电源4可为直流电源或交流半波或全波电源,发射电源为直流电源。
充电储能电容C1由一只电容或并联的多只电容构成。
开关K1、K2、K3、K4、K5开关可为三极管,场效应管,可控硅等电子器件组成的多种电子开关。
电流过零检测电路1可采用已有的常规电路。
工作时:
1.K2关闭、K1开启,充电电源对充电储能电容C1充电。
2.K1K4K5断开、K2K3闭合,充电储能电容C1中电流经K2、K3对谐振电容C2充电,在线圈L上形成由弱到强到弱的正向递增递减磁场。
3.K1K3K5断开、K2K4闭合,谐振电容C2与线圈L形成闭合回路,谐振电容C2上储存电量流经线圈L在线圈L上形成由弱到强到弱的反向递增递减磁场。
4.电阻R与电流过零检测电路组成的电路对由于谐振电容C2充放电在线圈L中形成的电流进行电流过零检测,以此信号为基础而达到对K3、K4开关进行控制,建立谐振电容C2与线圈L组成的谐振电路进行有效的自激共振,使线圈L产生强大的正反向交变消磁磁场,其共振能量来源于储能电容C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中瑞思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中瑞思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07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控制按钮的依附式按摩器
- 下一篇:丰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