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缆用螺旋导体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0898.6 | 申请日: | 200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28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薛冬平;陶杏;薛利利;张国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马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00 | 分类号: | H01B1/00;H01B7/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305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螺旋 导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导体,尤其是涉及一种抗拉电缆用螺旋导体。
背景技术
目前电缆行业采用的软结构导体主要为绞合或束合的符合电缆导体规定的5类或6类软导体。0.15~1.5平方毫米小截面的5类或6类软导体的结构为:将单丝直径为0.15~0.2mm的细铜丝,经过退火后,按照一定的节距束合,组成符合一定截面和直流电阻要求的软结构导体。采用此种导体的电缆,在制造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电缆导体的抗扭能力、抗拉能力、机械强度、抗疲劳能力均由电缆导体自身的性能所决定。该种结构的缺陷和不足在于:(一)由于导体截面小,导体自身的机械强度有限,在制造、安装、使用过程中容易断线,造成电缆报废。(二)导体组成为极细的铜单线,导体自身没有良好的延伸能力,在使用过程中,电缆被挤压、或受到猛烈的外力拉伸时,十分容易断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导体截面小容易断线、导体延伸能力差、抗拉伸抗挤压能力弱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导体截面大不容易断线、导体延伸能力好、抗拉伸抗挤压能力强的电缆用螺旋导体。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电缆用螺旋导体,包括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体两端分别与抗拉芯体连接,所述导体按照固定节距呈螺旋状缠绕在抗拉芯体表面。导体的中心由高强度的抗拉芯体构成,导体连接时,抗拉芯体与导体的连接附件连接在一起,在导体被拉伸或扭转时,抗拉芯体可以具备比单独的铜丝更好的抗拉、抗扭转能力,铜丝为螺旋状,自身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能,在电缆被拉伸和压缩时,自身的伸缩性能可以保证导体的铜丝不被拉伸或扭转变形,降低了导体被外力破坏其原始结构的可能,实现导体抗拉、抗扭转的要求。其特点是:1、导体的铜丝作为导电的载体,为螺旋状,具有一定的伸缩能力,不承担电缆制造、使用过程中所需要承担的拉力,导体所需要的抗拉能力,由中心的高强度抗拉芯体承担。2、在电缆安装的接头处,铜丝导体与高强度抗拉芯体共同接在连接附件上,高强度抗拉芯体可以分担本应完全由导体承担的拉力。3、电缆长度一般不超过5米,电缆载流量要求不大,电缆的外径不受安装、使用环境限制,无最小、最大电缆外径的要求。4、电缆导体整体可以承受远大于螺旋导体中铜丝拉断力的拉力,且不损伤导体。
作为优选,所述的节距是抗拉芯体直径的2倍至3倍。螺旋的节距为高强度模量纤维直径的2~3倍。螺旋导体的的导体长度为单股导体长度的3~5倍,这里所述的节距指的是导体呈螺旋状缠绕之后波峰与波峰之间的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体外径与抗拉芯体直径的比为2.5:1——3.5:1。这里所述导体外径指的是导体呈螺旋状缠绕之后波峰与波谷之间的导体的总外径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的抗拉芯体采用高强度模量纤维制造。高强度模量纤维(如:芳纶—1414)可以是绞合的也可以是束合或单股的,为非金属、非磁性材料,抗拉芯体也可以采用其他具备更为优越性能的新型材料,其抗拉强度应不小于外层螺旋导体的10倍,抗扭能力应不小于外层导体的10倍。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体是由若干根细铜丝束合或绞合而成。螺旋导体的生产方法:将若干根0.10mm~0.2mm的细铜丝,具体采用的根数和铜丝直径由实际生产的导体截面决定,并排放在束丝机或绞丝机的后面的放线架上,调整合适的张力,张力以保证细铜丝不断线、不松股为标准,调整好张力后,将细铜丝一起穿过束丝机或绞丝机的并线模,通过设备旋转,将细铜丝按照一定的节距束合或绞合在一起,构成用于缠绕的导体,将绞好或合并好的细铜丝按照一定节距螺旋形缠绕在高强度模量纤维的外面,共同组成电缆的导体。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导体截面大不容易断线、导体延伸能力好、抗拉伸抗挤压能力强、生产工艺简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电缆用螺旋导体,包括导体,导体1两端分别与抗拉芯体2连接,导体按照固定节距呈螺旋状缠绕在抗拉芯体表面。节距是抗拉芯体直径的2倍。导体外径是抗拉芯体直径3倍。抗拉芯体采用高强度模量纤维制造。导体是由若干根细铜丝束合或绞合而成。
螺旋导体的生产方法:将若干根0.10mm~0.2mm的细铜丝,具体采用的根数和铜丝直径由实际生产的导体截面决定,并排放在束丝机或绞丝机的后面的放线架上,调整合适的张力,张力以保证细铜丝不断线、不松股为标准,调整好张力后,将细铜丝一起穿过束丝机或绞丝机的并线模,通过设备旋转,将细铜丝按照一定的节距束合或绞合在一起,构成用于缠绕的导体,将绞好或合并好的细铜丝按照一定节距螺旋形缠绕在高强度模量纤维的外面,共同组成电缆的导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马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马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08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