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脑CPU散热器的传热管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20121198.9 申请日: 2008-07-10
公开(公告)号: CN201259394Y 公开(公告)日: 2009-06-17
发明(设计)人: 刘绪军;黄绍辉;王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 宁波金田铜管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F28F1/40 分类号: F28F1/40
代理公司: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袁忠卫
地址: 315034浙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电脑 cpu 散热器 传热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脑CPU散热器的传热管。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国内、外都把内螺纹铜管作为提高热交换器热交换效率的重要手段,同时还可减少热交换器的体积。CPU需要有一种散热能力强而且不需要耗电的散热器,目前,电脑CPU散热器上使用的传热管大多是光面铜管,但这种结构的传热管因内表面积小,致使热交换效率不高。

众所周知,介质是在传热管内不断吸收周围的热量汽化而进行制冷的,计算其制冷量的公式是:Q=K×F×△T(Q为制冷量,K为传热管材质导热率,F为传热面积,△T为传热温差),由计算公式可知,制冷量大小与传热管的材质特性、管内结构以及内表面积成线性关系。当传热管材质特性一定,即热导率不变时,提高传热管制冷量(即其热交换效率)的关键就在于增大传热管内表面积。

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92235193.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结构,该传热管的内外均轧制螺旋形沟槽,同时翅片带压焊在传热管外表面沟槽内,该传热管有明显强化传热作用,可以作为石油、化工和民用建筑领域中的空冷器、热管及散热器等上的传热管。但其缺点是,设计结构还不够合理,其虽有沟槽但沟槽之间位置关系以及怎样更好地提高沟槽之间的表面积没有具体的参数,所以其传热效果还不能有效地发挥,因此其结构还有待于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通过增大传热管内表面积而提高热交换效率的用于电脑CPU散热器的传热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电脑CPU散热器的传热管,包括有传热管体,在传热管体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内螺纹状以增加传热管体内表面面积的螺旋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齿的高度为0.08~0.35mm,螺旋齿两边所形成的夹角为10~90度。

作为改进,所述螺旋齿的齿顶优选为弧线过渡连接;所述齿顶的弧线曲率半径为0.04~0.06mm。

再改进,所述传热管体内由螺旋齿之间形成的齿槽均以圆弧线过渡连接,该圆弧线的曲率半径优选为0.04~0.06mm。

再改进,所述的螺旋齿与传热管体轴向的角度为0~5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传热管体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内螺纹状以增加传热管体内表面面积的螺旋齿,所述螺旋齿的高度为0.08~0.35mm,螺旋齿齿形角为10~90度。这种设计优点在于:由于螺旋角小,冷却剂在内螺纹铜管内流动时阻力小,热交换效果好:还有,本结构传热管其内的螺旋齿使传热管的内表面面积有效增大,从而增大了与传热管体内的冷却液传热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传热管的导热性能;由于上述结构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的传热管可做得较细,其尺寸可做成3~6mm,经实验结果显示,本实用新型传热管的热交换效率是普通传热管的1.2~2.8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展开图;

图3是图1中I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电脑CPU散热器的传热管,包括有传热管体1,在传热管体1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内螺纹状以增加传热管体1内表面面积的螺旋齿2,螺旋齿2的高度H为0.08~0.35mm,螺旋齿齿形角α为10~90度。而螺旋齿2的齿顶22为弧线过渡连接,该齿顶22的弧线曲率半径R为0.04~0.06mm。传热管体1内由螺旋齿2之间形成的齿槽均以圆弧线过渡连接,该圆弧线的半径R1为0.04~0.06mm。而螺旋齿2与传热管体1轴向的角度β为0~5度。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述,传热管体,材质为TU1(无氧铜)、TU2(无氧铜)、T2(铜)或TP2(脱氧磷铜),传热管体1外圆周表面是光滑表面,其内圆周表面带有多条等高的形似螺纹状的螺旋齿2,该传热管体1的管径设计为3~6mm;由相同齿形参数的螺纹状螺旋齿2构成,螺旋齿2的齿形角α为10~90度,螺旋齿2的高度H为0.08~0.35mm。传热管体1内各型面之间均以圆弧曲面过渡,螺旋齿2顶部与其侧壁以半径为R圆弧曲面过渡连接,螺旋齿2根部与传热管体1内壁的连接处是半径为R1的圆弧曲面,且R1、R的大小由螺旋齿2的顶角a大小所决定;这些圆弧曲面的半径R和R1为0.04~0.06mm。见图2所示,螺旋齿2偏离传热管轴向的角度为螺旋升角,该螺旋升角的角度β为0~5度,本实施例中螺旋的方向为右旋,当然也可以设计成左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金田铜管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金田铜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11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