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炭垫或者炭布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1224.8 | 申请日: | 200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44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胡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一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133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或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化空气与调节湿度的复合炭垫或者炭布。
背景技术
人们利用活性炭、木炭、竹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和无毒无味的优良特性以及抗菌作用,有效地去除空气中的苯、氨、甲醛以及臭、异味等有害物质,应用于空气净化等领域,特别是竹炭,它除了具备活性炭、木炭所具备的功能外,还能产生适合人体吸收的远红外线,加快血液循环,改善人体内环境,又可以增加空气中有益健康的负离子,平衡湿度并防螨。所以各种各样的炭产品也应运而生。例如:中国专利03229258.9竹炭布,“在上、下层面布涂上粘合剂,竹炭粉粒散在其中,两层面布复合,竹炭粘在中间,成为竹炭布。”;这样的活性炭无纺布或纺织布的优点是可以防止掉炭,但粘合剂粘结在活性炭的表面,活性炭吸附能力的损失是非常明显的。
中国专利200510049884.0活性炭无纺布及其制造工艺,“活性炭无纺布,包括无纺布层,具体技术措施还包括:无纺布由内层到外层还均匀吸附融结有由粉末状结构颗粒构成的活性炭层,活性炭层渗入无纺布基体内的部分构成活性炭和融合结。”这种无纺布由于是将活性炭融结在无纺布基体上,所以仍然不可避免地会损失活性炭的性能,从而降低净化效果。
中国专利03145523.9竹炭纸,“一种纸的新产品竹炭纸,其特征是:主要配料由加工细化的竹炭和针叶木浆组成,辅助配料由施胶剂、干燥剂、分散剂和助留剂组成,使竹炭的固有特性以纸的形态呈现。”。炭造成炭纸后,炭纸的可塑性拓展了炭的应用领域。但在实际使用中,炭纸仍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含炭量低以及依附在炭纸表面未被纸纤维完全网住的炭粒容易脱落。
中国专利200610053595.2夹炭无纺布过滤材料及其制造工艺,"包括由上、中、下三层无纺布以及置于中间层无纺布网络间的活性炭复合而成的夹炭无纺布,活性炭置于中间层无纺布的网络间,上、下两层无纺布通过热熔胶膜/或热熔胶网/或低熔点无纺布与中间层无纺布粘结复合成夹炭无纺布过滤材料。这种用多层无纺布或热融胶膜复合而成的夹炭无纺布,工艺复杂,造价高,无纺布等辅料的体积占比大而主体材料炭的体积占比显得太小,同时由于复合过程中炭还是会渗入热熔胶膜/或热熔胶网/或低熔点无纺布内,构成活性炭损失,使其活性炭含量降低,影响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损失炭的吸附能力,制造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的复合炭垫或者炭布。
本实用新型复合炭垫或者炭布的技术方案,包括底面层和表面层,所述底面层和表面层包裹着多个各自独立的、有规则排列的炭粒堆,炭粒堆的周围是点状粘合区将底面层和表面层粘合成炭包群。
所述炭包可以是正六边形,呈蜂窝状排列,也可以是正四边形,呈田字形排列,还可以是矩形、三角形、菱形、多边形。所述炭包内的炭粒是活性炭粒或者木炭粒或者竹炭粒。所述炭包内的炭粒大小为300纳米-1.5毫米。所述底面层和表面层是防水透气的非纺织布、纸、其它纺织面料及其复合材料。所述底面层和表面层其中的底面层或者表面层为防水不透气的非纺织布、纸、其它纺织面料、其它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及其复合材料。所述底面层和表面层的熔点至少不低于220℃,优选230℃。
本实用新型复合炭垫或者炭布的有益效果在于,不损失炭的吸附能力,制造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复合炭垫或者炭布的炭包为正六边形,呈蜂窝状排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切面的剖面图;
图3是图1中炭包5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复合炭垫或者炭布的炭包为正四边形,呈田字形排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沿B—B切面的剖面图;
图6是图4中炭包5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1、图2、图3所示的复合炭垫或者炭布,包括底面层1和表面层2,所述底面层1和表面层2包裹着多个各自独立的、有规则排列的炭粒堆4,炭粒堆4的周围是点状粘合区8将底面层1和表面层2粘合成炭包5群。所述炭包5是正六边形,呈蜂窝状排列。
第二实施例:
图4、图5、图6所示的复合炭垫或者炭布,包括底面层1和表面层2,所述底面层1和表面层2包裹着多个各自独立的、有规则排列的炭粒堆4,炭粒堆4的周围是点状粘合区8将底面层1和表面层2粘合成炭包5群。所述炭包5是正四边形,呈田字形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一,未经胡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12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路行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汽车碰撞输出控制器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