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分层动态布液大孔树脂吸附柱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1754.2 | 申请日: | 200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11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冯岳松;邓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振国制药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传国 |
地址: | 315733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分层 动态 布液大孔 树脂 吸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离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的大孔树脂吸附、洗脱纯化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中药生产中,提取分离纯化技术落后,常采用水提醇沉法、醇提水沉法、酸碱沉淀法等较为简单的提取纯化技术,得到的分离纯化物,含蛋白质、多糖、多肽、鞣质、热源等杂质多,成了中药现代化和走向国际市场的技术瓶颈;在实验室的研究试验中,早已采用现代化标准分离技术之一的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技术来提取中药的有效成份;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为推荐这一中药纯化新技术,在2000年就组织有关专家讨论,并制订了《大孔树脂分离纯化中药提取液的技术要求(暂行)》,作为树脂吸附纯化中药有效成份的技术规范;而至今在工业生产中还很少使用,更缺乏规范的定型设备产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单味或复方中药有效成份吸附分离纯化的多功能分层动态布液大孔树脂吸附柱,使之有效成份的吸附转移率高达90%以上,并且操作方便,节能、省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鉴于大孔吸附树脂是一种聚合物吸附剂,大多为白色球形颗粒,是具有三维立体网状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其理化性质稳定,不溶于酸、碱及有机溶剂,对有机物的选择性很好,不受无机盐及强离子低分子化合物的影响;它是一种吸附和筛选原理相结合的分离材料,其主要特点是多孔性和较高的比表面积;不同类型的大孔吸附树脂的极性和孔性结构也都不相同,对化合物的吸附分离作用也不相同;目前已有结合不同中药有效化学成份的分子量等结构特点设计合成的专用树脂,如皂苷类、黄酮类、萜类、生物碱类等不同的类型;为与上述大孔吸附树脂相适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分层动态布液大孔树脂吸附柱,有一壳体,在壳体顶上设置搅拌减速机,搅拌减速机联接空心管搅拌布液桨,该空心管搅拌布液桨的搅拌轴为空心管,搅拌轴的上部通过双层机械密封穿过壳体顶部与搅拌减速机相联接,下部分层固定有管状的浆叶,管状的浆叶与搅拌轴管路相通,并置于壳体内,既能旋转搅拌,又兼动态布液;在壳体顶部还设有人孔、抽真空口和自动清洗口,其中人孔兼作树脂进料口;自动清洗口接自动清洗装置;在壳体的上部设有视镜,在壳体内的下部设有80目左右的隔离滤网层,隔离滤网层将壳体内腔分为上下两部分;在壳体外设有加热保温夹套,在该加热保温夹套上部设有生蒸汽进口,下部设有凝水排放口;在所说的隔离滤网层之上的壳体上设有温探装置和树脂出口,在隔离滤网层之下的壳体上设有带滤网的石英砂进口;在壳体底部设有带滤网的石英砂出口,以及出液口;所说的搅拌轴的上部与进液管路连接,所说的自动清洗装置也连接进液管路,该进液管路同时作为反冲洗管路,置于壳体外,并与壳体下部的出液口相连通;进液管路或说反冲洗管路分别连接溶剂进口、料水进口,以及上下排放口和上下回收口。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打开石英砂进口,装填10~100目的石英砂适量,然后封闭该进口,再打开人孔盖,根据吸附中药液的有效成份情况,分层装填不同类型的吸附大孔树脂颗料,封闭人孔盖。然后开启进液管路,将预热到吸附理想温度的料液,通过搅拌轴及与之相通的各层管状的桨叶进入壳体内;同时通过进液管路上的各相应阀门,控制料液流速,在吸附工艺要求的规范流速范围内,保证大孔树脂吸附要求的最佳流速,并适时开启减速机,使进入壳体内的料液形成旋转网状布液;并使各层不同类型树脂,分层混合均匀、不结块,从而使每一颗树脂颗粒都能均匀充分地接触料液,达到最好吸附效果,同时能保护树脂颗粒不受机械损伤,能延长使用寿命。通过上部视镜观察料液达到需要液面高度后,则关闭进液管路。然后开启抽真空口,使吸附过程产生的气泡及时释放掉。再开启加热保温夹套上的生蒸汽进口,使大孔树脂吸附柱内温度恒定在理想的吸附温度范围内,以维持大孔树脂的最好吸附效果,达到饱和吸附工艺要求时间等参数要求之后,即可打开出液口,排出残余料液。然后再打开反冲洗管路,通入洗脱液,重复前述的相应步骤,达到相应的工艺规范要求之后,即可打开出液口,得到纯化的洗脱液,进入下一步的工艺流程,分离掉洗脱液,即可得到纯化的有效成份,经这样工序得到的有效成份,其转移率可达9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振国制药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振国制药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17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