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移动生活污水处理再利用膜生物反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2069.1 | 申请日: | 200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09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胡菊祥;陈红征;施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菊祥;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C02F1/4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13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生活 污水处理 再利用 生物 反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生活污水处理再利用膜生物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技术方面,传统活性污泥方法是比较常见的技术,膜生物反应器是近来国内外逐步推广的污水处理新技术,它是传统活性污泥和现代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但是通常在膜生物反应器设计上,膜生物反应器的容器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很少采用钢制或玻璃钢容器,但与膜生物反应器相配套的设备大都是就地安装。这种设计方法增加了膜生物反应器推广难度,特别是从设计到安装、调试的周期很长,系统的可靠性也不尽人意。现场安装往往由于施工质量或设计缺陷,污水处理效果也不理想。
另外,由于通常的膜生物反应器在设计上没有考虑到要处理的污水水源的变化,灵活性不够,特别是对一些应急的,突发性的污水源,如建筑工地、流动厕所和洗车场等更显得无能为力。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在设计和应用上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移动生活污水处理再利用膜生物反应装置。
可移动生活污水处理再利用膜生物反应装置包括预曝气区、膜生物反应区、设备安装区,预曝气区内设有弹性填料,弹性填料下部设有曝气器,膜生物反应区内设有膜片安装架,膜片安装架上设有帘式中空纤维膜片,膜片安装架下部设有曝气器,设备安装区上、中、下分别设有自吸泵以及膜反冲洗泵、精密过滤器和污水提升泵、风机,自吸泵进口经清水集水管与帘式中空纤维膜片相连接,自吸泵出口经流量计与清水出口相连接,膜反冲洗泵出口经精密过滤器与清水集水管相连接,污水提升泵出口位于预曝气区,风机出口与曝气器相连接,污水提升泵设有污水入口。
所述的帘式中空纤维膜片由中空纤维膜丝和护套组成,中空纤维膜丝是一种带中孔的纤维膜,在膜壁上密布着大小<0.2微米的微孔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体化设计,可移动,结构紧凑,操作简便,易于维护,分离效率高,出水品质好,能耗低。特别适合于一些小型污水处理再利用项目和一些突发性或者流动性的污水水源处理及污水再利用。
适合的污水种类主要是可生化、较低污染程度的生活废水或其它食品、饮料等领域的工业废水。废水中的CODCr在200-1000Mg/L,BOD5在100-600mg/L左右。出水的水质可以达到国家生活污水一级排放标准,或者用于冲厕、绿化等生活杂用水标准,具体指标为:CODCr<30Mg/L,BOD5<20mg/L,NH3-N<10mg/L,SS<2mg/L。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可移动生活污水处理再利用膜生物反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膜片安装架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帘式中空纤维膜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预曝气区1、膜生物反应区2、设备安装区3、膜片安装架4、曝气器5、帘式中空纤维膜片6、清水集水管7、自吸泵8、弹性填料9、污水提升泵10、风机11、膜反冲洗泵12、精密过滤器13、流量计14、压力表15、护套16、中空纤维膜丝1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可移动生活污水处理再利用膜生物反应装置包括预曝气区1、膜生物反应区2、设备安装区3,预曝气区1内设有弹性填料9,弹性填料9底部设有曝气器5,膜生物反应区2内设有膜片安装架4,膜片安装架4上设有帘式中空纤维膜片6,膜片安装架4底部设有曝气器5,设备安装区3上、中、下分别设有自吸泵8以及MBR膜反冲洗泵12、精密过滤器13和污水提升泵10、风机11,自吸泵8进口经清水集水管7与帘式中空纤维膜片6相连接,自吸泵8出口经流量计14与清水出口相连接,膜反冲洗泵12出口经精密过滤器13与清水集水管7相连接,污水提升泵10出口位于预曝气区,风机11出口与曝气器5相连接,污水提升泵10设有污水入口。
所述的帘式中空纤维膜片由中空纤维膜丝17和护套16组成,中空纤维膜丝是一种带中孔的纤维膜,在膜壁上密布着大小为<0.2微米的微孔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根据膜生物反应器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对污水进行生化处理,降低污水中有机污染含量,再利用中空纤维膜高效的分离特点,从泥水中分离出干净的水,满足废水达标排放或者再利用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菊祥;浙江大学,未经胡菊祥;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20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