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废塑料片材的摩擦分离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22532.2 | 申请日: | 200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12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于志强;冯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德通化纤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7/02 | 分类号: | B29B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文彬 |
地址: | 102600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塑料 摩擦 分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旧塑料回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废塑料片材的摩擦分离机。
背景技术
废旧塑料经材质分选,按照类别制成再生塑料产品已成为新兴的行业。目前,黏结在一起的不同材质废塑料的分离主要靠人工进行,是靠操作人员手工撕扯,因此需要大量人力,而且存在分离不彻底的缺陷,并且带来的后果是直接影响后续加工工序及再生产品的质量。故现有这种分离方法,存在分离不彻底、产量低及人力成本高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用于废塑料片材的摩擦分离机,具有分离彻底、产量高及节省人力成本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废塑料片材的摩擦分离机,包括支架及设于其上并呈前低后高的集水罩,集水罩的内部依次设有与其同心的滤网及输送轴,集水罩的前端设有贯通滤网的入料口及与集水罩相连的排水口;输送轴可相对集水罩转动,输送轴上设有输送物料的叶片,输送轴后端设有与其相连的出料口。因此本实用新型利用机械摩擦原理实现了物料的分离。
为了均匀运送物料,所述叶片呈包络线均匀排布并与输送轴形成角度。
所述滤网呈圆筒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比现有技术的手工分离,本实用新型具有分离彻底、产量高及节省人力成本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摩擦分离机结构示意图。
图中:1 输送轴、2 滤网、3 集水罩、4 入料口、5 支架、6 排水口、7 出料口、8 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一种用于废塑料片材的摩擦分离机,包括支架5及设于其上的并呈前低后高的集水罩3。集水罩3的内部依次设有与其同心的、呈圆筒状的滤网2及可相对其转动的输送轴1,集水罩3的前端设有贯通滤网2的入料口4及与集水罩3相连的排水口6。输送轴1上设有呈包络线均匀排布并与输送轴1形成角度的叶片8,输送轴1后端设有与其相连的出料口7。其中,输送轴1:由于所述摩擦分离机前低后高,使得输送轴1在高速旋转时,能够将物料从低处向高处强制输送。滤网2:将输送输送轴1罩住,使水从滤网2的网眼甩出,物料留在滤网2内。集水罩3:将滤出的水收集后集中由排水口6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物料碎片由入料口4进入所述摩擦分离机的底部,依靠输送轴1旋转带动物料碎片向上移动,物料碎片通过输送轴1上的叶片8和滤网2间隙时互相产生摩擦,摩擦力的作用使得黏结的物料逐渐分离,注入的清水用来降低摩擦产生的热量并带走粉末,带有热量的水和粉末通过滤网2上的网眼甩到集水罩3的内壁上并沿内壁汇流到所述摩擦分离机的最低端的排水口6流走,最终分离的物料通过出料口7排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摩擦分离机解决了人工分离黏结的不同材质废塑料存在的分离不彻底,劳动强度大,产量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通过实际验证,利用本实用新型分离比人工分离提高效率约500%,降低生产成本约65%,产品合格率提高240%。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德通化纤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德通化纤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25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塑嵌射成型辅助装置
- 下一篇:用于石材表面处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