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老化原油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23018.0 | 申请日: | 200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65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胡学雷;张学鲁;冉蜀勇;朱泽民;李拥军;孙森;黄继红;朱玲全;潘伟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33/00 | 分类号: | C10G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100011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老化 原油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油田老化原油处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传统的老化油回收处理过程,均采用按一定比例掺入破乳剂的方法进行处理。然而现有的老化原油的回收装置给原油处理工艺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一是,需要大量的化学处理添加剂,提高了处理成本,生产成本投入大,维持正常运行所消耗能量以及破乳剂消耗量大;二是,处理后的原油不合格,影响商品质量,严重时原油处理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都陷入瘫痪。主要原因是现有的老化原油的回收装置结构不合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老化原油处理装置,适合老化原油处理特殊工艺要求,采用热化学离心脱水技术,处理老化原油达到降低老化原油处理装置建设工程投资,降低老化原油处理运行成本,运行可靠,简化管理,为老化油处理提供一种新的装置。解决油田老化原油的处理难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老化原油处理装置主要由加药罐、掺热装置、缓冲沉降罐、净化油罐、离心机、排渣池和抽油泵组成,其特征在于:加药罐的出口有管线连接掺热装置的入口,掺热装置的出口有管线连接缓冲沉降罐的入口,缓冲沉降罐的出口通过并联的两个阀门分别与抽油泵的入口和电动三通阀的一个入口连接,抽油泵的出口有管线与电动三通阀的另一个入口连接。电动三通阀起到调节流量的作用。流量计和含水仪串联后连接在电动三通阀的出口与离心机油入口。离心机的水入口连接有工作水管,能为离心机加入清水。离心机有排渣口、出油口和出水口,离心机的排渣口连接排渣泵,排渣泵的出口连接到排渣池;通过离心机分离出的固体废渣,经抽油泵能送达排渣池。离心机出油口到净化油罐入口的管线上串联有流量计和含水仪。能准确监测处理后流入净化油罐原油的含水量和流量。离心机出水口有出水管连接到缓冲沉降罐的入水口。
老化原油处理装置各部件还应满足以下条件:
(1)根据油品性质及处理量,筛选出合适的破乳剂,并确定出加药浓度、加药方式等。主要设备有不同排量及扬程的加药泵,加药罐及加药管线。
(2)缓冲沉降罐的容积应满足老化原油的处理量。
(3)掺热装置的功率根据老化油性质不同及处理量的要求,选用功率不同的加热装置,要求满足处理工艺解热的要求。
(4)根据老化原油处理最大量确定离心机型号,要求离心机转速满足所处理油品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老化原油处理装置,采用热化学与离心脱水技术用于处理老化原油,能完成老化原油的处理。该处理技术与传统处理模式相比,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占地小、投资少、设备维修点少、运行费用低、操作简单等特点;处理后油水质量好、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老化原油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卸油台,2.加药罐,3.掺热装置,4.缓冲沉降罐,5.净化油罐,6.离心机,7.排渣池,8.阀门,9.抽油泵,10.电动三通阀,11.流量计,12.含水仪,13.排渣泵,14.工作水管,15.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以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一厂,于2006年至2007年5月试建并投入试运行的一套规模为8m3/h的老化原油处理装置为例,进行详细说明。该老化原油处理装置投入试运行后,解决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一厂老化原油的处理难题。
参阅图1。在30m3卸油罐1与掺热装置3之间有管线连接。在卸油罐1与掺热装置3之间的管线上连接有两个加药罐2,加药罐2的容积分别为1m3和0.5m3。加药罐2的出口有管线连接掺热装置3的入口。能在老化原油进入掺热装置3之前的管线内,加入破乳剂等化学处理剂。
掺热装置3的出口有管线连接缓冲沉降罐4的入口,缓冲沉降罐4的出口通过并联的两个阀门8分别与抽油泵9的入口和电动三通阀10的一个入口连接,阀门8的型号为DN25。掺热装置3有两台并联在一起,功率分别是1000kW和500kW,能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同时启动2台掺热装置3或分别启动其中1台。
抽油泵9的出口有管线与电动三通阀10的另一个入口连接。电动三通阀10是电动三通球阀。抽油泵9的工作参数为:Q=10m3/h、P=0~0.6MPa、N=3.0k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30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沼气发生器温度控制装置
- 下一篇:可发性聚苯乙烯用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