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态化冷却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3335.2 | 申请日: | 200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52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周远翔;朱让贤;李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3/16 | 分类号: | F28C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恒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宋合成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态化 冷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态化冷却器。
背景技术
流态化冷却器是通常用于冷却焙烧料的设备。例如,在物料经过焙烧窑焙烧后需要经过冷却,然后输送到冶金炉进行冶炼。
传统的流态化冷却器采用管式沸腾发生器,即空气通过从外部深入冷却器下部的风管输送到冷却器内,其中在风管的壁上开设有多个孔,空气通过所述多个孔在冷却器内向上流动,从而在冷却器内形成沸腾区,焙烧料在沸腾区冷却然后排出冷却器。
然而,采用管式沸腾发生器的传统流态化冷却器的沸腾效果差,因此冷却效果差,焙烧料流动不畅且经常结死,粘结的焙烧料不宜排出,使得冷却器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
另外,风管上的孔容易被堵死,焙烧料容易粘接在管上,因此需要经常更换或清理,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另外,由于冷却器内的温度较高,风管一直处在高温环境下,使用寿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沸腾和冷却效果好、焙烧料流通顺畅、焙烧料不容易粘接的流态化冷却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流态化冷却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上设有加料管和出料管;风箱,所述风箱连接在所述筒体的下端且连接有进气管;和风帽,所述风帽安装在所述风箱与筒体之间,且所述筒体的内部和风箱的内部通过所述风帽相连通。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态化冷却器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风帽的周围浇注有混凝土层。
所述风帽的下端固定在风箱与所述筒体之间的隔板上且上端在筒体内竖直地向上延伸。
所述混凝土层浇注在所述筒体内部的整个横截面上,且所述混凝土层的厚度与所述风帽在筒体内延伸的高度相等。
所述风帽由金属管制成,所述金属管的下端敞开而上端封闭,且所述封闭的上端形成有直径小于金属管内径的喷气通孔。
所述筒体包括上筒段和作为流化床且内部限定有沸腾区的下筒段,其中所述下筒段的上端与上筒段的下端相连,所述加料管和出料管分别连接在所述上筒段上。
所述流态化冷却器进一步包括加料筒和出料筒,其中所述加料筒和出料筒从外部延伸到上筒段内,所述加料管连接在加料筒的侧壁上,且所述出料管连接在出料筒的侧壁上。
所述加料筒和出料筒从上筒段的顶面竖直地延伸到上筒段内,且加料筒的下端和出料筒的下端与上筒段的下端面平齐。
所述流态化冷却器进一步包括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筒体内并且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热交换器的出水侧连接有放汽管。
所述热交换器为水冷夹套的形式。
所述风箱的下端设有排渣口。
所述风箱为从上向下尺寸逐渐减小的锥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态化冷却器至少具有下列优点之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态化冷却器,取消了管式沸腾发生器,改用风箱和风帽结构,使得沸腾冷却的状况良好,不容易发生焙烧料粘结现象,被冷却的焙烧料流通顺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态化冷却器,风帽位于筒体内的部分周围浇注有混凝土层,从而保护风帽,延长了寿命,降低了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态化冷却器,风帽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态化冷却器,在筒体内设置了热交换器,进一步增强了冷却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态化冷却器,由于在筒体内设置了加料筒和出料筒,使得待冷却焙烧料和冷却后的焙烧料相互不干扰,焙烧料的流动更加顺畅,冷却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态化冷却器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态化冷却器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态化冷却器的俯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态化冷却器的风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横向”、“竖直地”等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方便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33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