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热水壶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3712.2 | 申请日: | 200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66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郭伟;邓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伟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A47J27/0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涛 |
地址: | 014100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水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开水的生活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常用来烧开水的节能热水壶。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全球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发展较快,造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超标,全球气温变暖,草原荒漠化日益严重,能源出现危机,尤其是煤炭、石油、天然气、钢铁等,而这些都是不可再生能源。只有提高人们的节能意识,从节约每一滴水、一升油、一克煤、一罐天然气做起,才能减缓这些能源的危机,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废气的排放;才能缓解全球大气温室效应,遏制草原荒漠化。
目前,人们日常生活中烧开水用的主要是传统热水壶,传统的热水壶受热面积小,壶的底部是平的,烧开水时热能散失严重,热量利用效率低,延长了烧水时间,又浪费了宝贵的能源,向空气中排放的废气如二氧化硫等气体非常多,诸多缺点使其越来越不符合现代人们节能环保的意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热水壶的耗热多、烧水慢的缺点,提供一种节能热水壶,能节省烧水所耗的能源与时间,大大提高了热能的利用效率。
一种节能热水壶,包括壶体、壶底、壶嘴,其特征在壶体内部设置了热交换通道;该热交换通道上开口端设在壶体表面上,底端开口设置在壶底。
上述热交换通道包括热交换主管和侧管。
上述热交换侧管上开口端与热交换主管相连通,热交换侧管底端开口设于壶底。
上述热交换侧管以热交换主管为中心均匀辐射分布于其周围,热交换主管底端开口与侧管底端开口相连通,热交换侧管底端开口以热交换主管底端开口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
上述热交换侧管为4-8条。
所述热交换通道上开口端设有排气控制装置。
所述壶底向壶体内部隆起呈伞形,使壶底面与水平面呈一定夹角。
所述壶体的侧壁垂直向下延伸出一截圆环作为截火沿。
所述壶嘴上设置有壶嘴保温盖。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热水壶,在壶体内部设置了热交换通道;该热交换通道的底端开口在壶底上作为热源入口,热交换通道上开口端在壶体表面,与空气连通向上提升热源,使用该水壶烧水时壶体内的水被热交换通道分割成几个部分,水与热源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能有效提高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节能热水壶,在其内部设置的热交换通道可以是一条独立的管道;优选包括热交换主管和几条热交换侧管,热交换侧管之间有一定的间隔距离,这样有利于将壶体内的水体分割为更多的部分,扩大受热面;而优选热交换侧管上开口端与热交换主管之间相互连通,热交换主管上端开口即作为热交换通道上开口端,热交换侧管与热交换主管的热空气共同汇集于热交换主管的中上部并通过热交换通道上开口端与空气相通,这样能增加热交换空间,使提高热能利用率,壶体上不用设置过多的热交换侧管上端开口从而保证了水壶的美观;热交换侧管底端开口设在壶底作为热交换侧管的热源入口,进一步提高热能进入壶体中心热交换通道的压力。
热交换侧管以热交换主管为中心均匀辐射分别于其周围,热交换主管底端开口与热交换侧管底端开口可以相互连通;以热交换主管底端开口为中心,热交换侧管呈辐射状均匀分布在壶底,这样有利于热源以主管开口进入为主,以侧管进入为辅,热源之间易于交换,热交换主管和侧管将壶体内部空间均匀分割成若干部分,受热面积得到了极大的扩增,壶体内的水能均匀受热,提高热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壶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优选4-8条热交换侧管以热交换主管底端开口为中心辐射分布于壶底,4-8条热交换侧管能很好的达到增加受热面积,提高热效率的目的,又不会增加制造壶体的难度。当优选8条热交换侧管时,这些侧管辐射呈米字型分布于壶底。
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管道的上端开口与空气相通,设置在壶体表面,由于这样的开口既有排气口的功能,又通过与空气中氧气的接触起到拔火的作用,因此在热交换管道的上端开口开口处设置了排气口控制装置,使用中可根据热源的情况调整排气控制装置,通过调整排气口的口径大小来控制进入热交换管道的热交换速率。另外排气口控制装置还包括处理废气的过滤吸附部件,使排到空气中的气体不含污染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能热水壶的目的在于提高烧水时的热能利用效率,因此将壶底设计成向壶体内部隆起的伞形壶底,壶底与水平面呈一定的夹角,扩大了壶底的受热面积,利于热源向中心汇集,并从壶底沿各个热交换通道流向壶中心热交换主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伟,未经郭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37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器高度调节架
- 下一篇:方型动力锂离子电池极组内部均匀散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