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本振缓冲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20123796.X 申请日: 2008-11-24
公开(公告)号: CN201303346Y 公开(公告)日: 2009-09-02
发明(设计)人: 陈永聪;杨沛锋;黄志正;马槐楠;王文申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朗波芯微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4L27/36 分类号: H04L27/36;H04L27/38
代理公司: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尚志峰
地址: 100084北京市***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缓冲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射频收发器。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领域,为了提高频道利用率,现有的主要的无线技术几乎都采用正交调制的方法,把基带信息调制到射频载波上,比如现在的2G、3G标准,以及WLAN和PHS等。

正交信号的调制、解调都需要一对正交的本振信号。在无线射频收发器的设计中,主要有三种结构,分别是超外差、零中频和低中频。当采用超外差结构时,正交本振信号可以放在模拟中频,或者放在数字域内实现数字正交下变频。由于模拟中频频率较低,可以采用较大的器件,使得电路的寄生效应影响较小,从而使得到一对正交的本振信号相对容易一些。但由于超外差需要采用芯片外部的滤波器,从而导致成本增加,功耗增大,集成度变低和难以实现多模收发的缺点。这些都与目前设计追求的高集成度,多模和低成本的目标相矛盾。当在数字域内实现正交本振的时候,本振信号的正交性只受数字字长和采样率的影响,可以做到相对精确。但数字正交只能产生很低的中频本振信号,无法用在射频正交本振信号产生上。

在正交调制和解调中,调制和解调的性能对信号的I(In-phase,同相)和Q(Quadrature,正交)支路的I信号和Q信号的幅度和相位都很敏感。信号的I和Q支路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混频器,一个是模拟的基带电路。对于混频器来说,使性能恶化的最大原因是正交本振信号的I信号和Q信号的相位失配。因为混频器通常采用开关型的混频器,当I和Q本振信号的幅度达到能够保证混频器的开关导通和截止时,对大过这一阈值的本振信号的轻微幅度失真并不敏感,即,其对性能影响很小。而信号通路上的I和Q的幅度失配主要来I和Q信号的增益级,包括混频器增益和放大级增益。

现有的调整I、Q的相位失配的本振缓冲器主要是通过如图1所示的原理:在I和Q支路上分别加上延时单元,延时单元的时间调整范围为0到σT,对应的相位调整为0到Δθ,其中Δθ=(σT)/T,其中T为本振信号的周期。当采用数字调整时,Δθ分成N个步长,每个步长为Δθ/N。由外来的控制字I和控制字Q分别调整I和Q支路的延时。控制字要求能够控制I或者Q的相位变化从0到Δθ变化,最小步长为Δθ/N。通过反复调整I和Q的相位,直到它们呢满足90°正交条件为止。为了等到需要的控制字,需要检测相位失配的大小和方向。而检测相位失配的方法通常需要射频电路、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配合才能完成,使得相位失配的校正变得复杂。

图1是现有正交本振信号相位失配的校正原理图。首先通过A/DC(Analog/Digital Converter,模拟/数字转换器)把I和Q的信号变成数字信号,然后通过数字DSP处理,检测出其中的相位失配,再通过送出相位调整控制字,改变I支路或者Q支路的本振信号相位,使其正交。由于本振缓冲器的相位调整步长通常受到工艺,温度和电源的影响,步长难以精确控制,所以相位校正需要采用多个循环。比如首先判断相位误差,以决定是I支路还是Q支路超前(或者滞后),然后调整某一支路,再次通过数字部分的相位失配检测单元,判断是否减小了相位失配,是否减小到预设值,如果没有达到预设值,则需要再次重复前面的流程,直到相位失配小到可以接受的预设值为止。

图2是已有的正交本振相位检测原理图。图2中,通过对I和Q信号做乘法,然后采用低通滤波器,取出乘积的直流分量。如果I和Q信号的相位完全正交(夹角为90°),为不失一般性,则假设I信号为sin(wt),Q信号为cos(wt),其中w为射频的角频率。乘积的直流分量为零。如果I信号为sin(wt),Q信号为cos(wt+Δθ),则乘积的直流分量为cos(Δθ)。通过分析cos(Δθ)的正负和大小,则可以得到关于I和Q信号的相位失配的信息。

相对超外差结构而言,零中频和低中频技术无需外部的滤波器,具有集成度高,便于多模集成和低功耗等优点,但零中频在实现上有以下困难:I、Q正交失配,直流偏移,本振泄露,闪烁噪声以及二次失真等问题。在以分离元件为主的时代,由于I、Q正交失配问题导致了零中频无法实现。而随着半导体工艺的进步,集成度的不断提高,以及设计技术的不断提高,逐渐克服了以前难以克服的问题,使得零中频设计技术成为研究和设计的热点。在低中频设计中,最大的问题也是I、Q正交失配问题。低中频对本振信号的正交性的要求比零中频更高,通常需要采用系统的方法来校正相位失配问题,使得设计变得复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朗波芯微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朗波芯微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37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