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产铜高翅片管用刀具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4125.5 | 申请日: | 2008-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12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王为;吴朋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莱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27/02 | 分类号: | B21B27/02;F28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申 健 |
地址: | 10003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铜高翅片 管用 刀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翅片管用刀具。
背景技术
铜翅片管是组成各种热交换器的核心元件,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热交换器的工作性能。各企业进行的研究及设计开发工作表明,在不同的机械制造部门使用轧制的翅片管制造热交换器,可以显著降低重量,减小外形尺寸,降低价格和光管消耗量,节约大量铜,并在使用过程中降低能耗。而铜高翅片管由于翅片高,接触面积大,热交换效率更高,性能更好,但其制造工艺要求也较高。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热交换器厂家采用铜低翅片管和金管代替传统的光面铜管,替代比例达到了50%以上。同时,世界各国已把研发铜高翅片管作为主攻的方向。
现有技术中,翅片管的生产常采用三辊旋轧技术,其原理如图1所示。制造过程中,管坯1在轧辊2的带动下边旋转边前进,轧制刀具3之间的槽与芯棒4组成的孔型使管胚1逐渐加工成翅片管5。该变形过程的特点为:周期性反复加工和变形集中于表面。轧件(即管坯)上任一点金属每旋转一周与三个轧辊各接触一次,即每旋转一周经受轧辊的三次加工,因此能获得很大的变形量。并且管坯径向受到压缩时,金属受轧辊形状的限制,向轴向流动困难,被迫向翼片部分流动,使翅片增高,从而形成翅片管。
在高翅片管的生产过程中,刀具设计是关键。如果刀具设计不当,会使轧制过程中刀具受力不均匀,进而导致刀具局部磨损严重、轧制管坯产生扭曲以及翅片成型困难等问题的产生。目前,由于刀具设计不合理,我国所生产的铜翅片管产品尺寸不理想,表现为翅高较小,一般只在10mm以下;翅片较厚,最薄处往往在0.8mm以上;翅片间距较大,通常在4mm以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产铜高翅片管用刀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刀具设计不合理易产生刀具局部磨损严重、轧制管坯产生扭曲及翅片成型困难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产铜高翅片管用刀具,所述刀具形成楔入部分刀具和挤压部分刀具,其中,
所述楔入部分刀具包括位于刀具前端的楔入段,用于切开待加工管表面金属,使所述待加工管起翅;
所述挤压部分刀具包括位于刀具前端的楔入段和位于所述楔入段后部的长翅段,用于挤压所述起翅后的金属,使所述待加工管成翅。
本实用新型根据加工铜高翅片管的需要,将刀具组成为楔入部分刀具和挤压部分刀具,分别用于使待加工管起翅和成翅,该设计合理,能够有效避免刀具局部磨损严重、轧制管坯产生扭曲及翅片成型困难等问题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三辊旋轧翅片管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轧辊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轧辊中单个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使用图2所示轧辊制成的铜高翅片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刀具设计不合理易产生刀具局部磨损严重、轧制管坯产生扭曲及翅片成型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产铜高翅片管用刀具。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生产铜高翅片管用刀具6固定在芯轴10上,从而使所述刀具6和芯轴10形成轧辊,用于对待加工管进行轧制。所述刀具6形成楔入部分刀具7和挤压部分刀具8,其中,
所述楔入部分刀具7包括位于刀具前端的楔入段11,用于切开待加工管表面金属,使所述待加工管起翅;
所述挤压部分刀具8包括位于刀具前端的楔入段11和位于所述楔入段11后部的长翅段12,用于挤压所述起翅后的金属,使所述待加工管成翅。
本实用新型根据加工铜高翅片管的需要,将刀具组成为楔入部分刀具7和挤压部分刀具8,分别用于使待加工管起翅和成翅,该设计合理,能够有效避免刀具局部磨损严重、轧制管坯产生扭曲及翅片成型困难等问题的产生。
与该刀具相对应,铜高翅片管的加工过程分为楔入阶段和挤压阶段,分别由楔入部分刀具7和挤压部分刀具8完成。实际应用中,为了便于加工和使用,如图3所示,刀具均包括三部分,分别为位于刀具前端的楔入段11、位于所述楔入段11后部的长翅段12以及位于所述长翅段12后部的限流段13。本实施例中,以刀具均包括该三部分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莱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建莱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41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排冲工装
- 下一篇:电工用铝合金杆连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