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机的上位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24133.X | 申请日: | 2008-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08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闫涛;赵磊;崔晓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电力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尚志峰 |
地址: | 100031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动汽车 充电机 上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机的上位机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在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便捷舒适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石油资源、排放废气、制造噪音,对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自身健康也带来了无法回避的负面影响。目前,随着世界各国对汽车排放控制、能源问题的日益关注,清洁、环保、节能的电动汽车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热点。根据我国的国情,发展电动汽车更是迫在眉睫。电动汽车,顾名思义就是主要以电池为全部或部分动力源的汽车。目前制约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电池本身,二是充电方式。电动汽车充电机作为电池充电的必要手段,其性能好坏和工艺复杂程度直接影响到电池的使用寿命和电动汽车的推广。
传统充电机系统的控制结构是集中控制结构。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充电机控制系统由于采用集中控制结构,不能满足远距离对电池状态的进行监测以及远距离对充电过程进行控制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机的上位机系统,以解决现有充电机控制系统不能远距离对电池状态的进行监测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机的上位机系统,包括:用于采集充电数据的工作站,其通过串行通信总线连接到电动汽车充电机中的电源控制系统。
可选的,在上述的上位机系统中,每台工作站连接多个电源控制系统。
可选的,在上述的上位机系统中,工作站包括CAN总线接口。
可选的,在上述的上位机系统中,串行通信总线包括CAN总线,工作站通过CAN总线接口连接到CAN总线,电源控制系统连接到CAN总线。
可选的,在上述的上位机系统中,工作站包括人机界面。
可选的,在上述的上位机系统中,还包括:用于管理充电数据的数据服务器,其连接到工作站。
可选的,在上述的上位机系统中,数据服务器为两台互为备份的数据库服务器。
可选的,在上述的上位机系统中,数据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到多台工作站。
可选的,在上述的上位机系统中,还包括:用于接收用户的指令以管理充电机的工作的WEB服务器,其连接到数据服务器。
可选的,在上述的上位机系统中,WEB服务器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户管理功能模块、图形功能模块、监控功能模块、报表曲线功能模块。
上述实施例的上位机系统通过串行通信总线与电源控制系统相连,克服了传统控制系统单元化程度较低、界限不清晰的问题,从而可以远距离对电池状态的进行监测以及远距离对充电过程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上位机系统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上位机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包括:
控制面板系统110、电源控制系统120和上位机系统140以及网络系统150,其中,控制面板系统110、电源控制系统120和上位机系统140均连接到网络系统150。
该控制系统通过将各个子系统独立形成分布式系统结构,克服了传统控制系统各个子系统的单元化程度较低、界限不清晰的问题,从而降低了控制系统发生故障的几率。
可选的,在上述的控制系统中,电源控制系统的处理部分是DSP控制板。采用DSP控制板可以满足电源控制系统对于实时性和可靠性的较高要求。
可选的,在上述的控制系统中,电源控制系统包括远程通信部分和人机界面部分。这可以方便维护人员远程地操作电源控制系统。
可选的,在上述的控制系统中,控制面板系统的处理部分是MCU控制板。控制面板系统用于现场控制,其对于信息处理的要求不高,采用MCU控制板成本较低,而且性能满足要求,较适合本实施例。
可选的,在上述的控制系统中,上位机系统的处理部分是计算机主板。采用通用的计算机主板可以满足上位机系统对于远程通信控制的要求,而且降低了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电力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北京市电力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41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电池用制冷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方形电池的联接排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