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张串屏蔽环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24333.5 | 申请日: | 2008-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65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刘胜春;刘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G7/05 | 分类号: | H02G7/05;H02G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燕力 |
地址: | 100192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张串 屏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用于输电线路上的器材,尤其涉及一种架空输电线路的耐张串屏蔽环。
背景技术
在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中,耐张串金具由于其功能及结构限制,自身往往不具备防晕功能,在运行电压下会出现可见电晕,需要安装屏蔽环对耐张串进行屏蔽。
现有的屏蔽环5(如图5A和图5B所示)通常是安装在输电线路的两侧,当金具吨位较大而使金具尺寸增大时,需要屏蔽的范围也相应增大,这样必定会增大屏蔽环的尺寸,从而导致屏蔽环的支腿过长,当屏蔽环受力时,较长的支腿会受到更大的力矩,进而使屏蔽环稳定性降低。再者,现有的屏蔽环为支腿不可拆卸的结构,使整体型式的单个屏蔽环占空间较大且不容易运输;在安装屏蔽环时,不可拆卸的支腿可能妨碍到屏蔽环的就位,有的甚至出现因支腿导致屏蔽环无法安装到金具串上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张串屏蔽环,该屏蔽环可以环设于导线或耐张串周围,以达到良好的屏蔽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张串屏蔽环,该屏蔽环上的支腿较短并可以拆卸,使屏蔽环安装方便且可提高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耐张串屏蔽环,所述屏蔽环为至少设有一个开口的环状体,该屏蔽环的内缘上凸设有多个支腿连接部,所述各支腿连接部分别能拆卸地连接有一支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支腿连接部与对应的支腿连接端由圆头螺栓和盖型螺母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各支腿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间隔棒或耐张串金具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屏蔽环为圆环形、椭圆环形或带有大圆角的矩形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屏蔽环上设有两个开口,该屏蔽环由两个相对的半环状体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屏蔽环由铝管弯曲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位于所述开口两侧的环状体的端部设有与所述铝管等径的半圆头体。
由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耐张串屏蔽环其环状体上设有一开口,其可以环设(即:套设)于分裂导线或耐张串周围,以达到良好的屏蔽效果;由于屏蔽环的多个支腿可拆卸地固定在该环状体的内缘上,因此,安装该屏蔽环时所述支腿不会妨碍屏蔽环的就位;进一步,由于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在耐张串附近安装多个所述屏蔽环,因此,在达到同样屏蔽效果的情况下,可避免屏蔽环的结构尺寸过大而导致其支腿过长的缺陷,相对现有的屏蔽环,本实用新型的屏蔽环支腿长度较短,能够实现较好的稳定支撑。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A:为本实用新型耐张串屏蔽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侧视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耐张串屏蔽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侧视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耐张串屏蔽环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A的侧视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耐张串屏蔽环安装于输电线路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图4A的俯视示意图。
图4C:为图4A的K-K向示意图。
图4D:为图4B的P-P向示意图。
图5A:为现有屏蔽环安装于输电线路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B:为图5A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A和图1B所示,一种耐张串屏蔽环,所述屏蔽环1为设有一个开口11的环状体,该屏蔽环1的内缘上凸设有多个支腿连接部12,所述各支腿连接部12分别能拆卸地连接有一支腿2。
由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耐张串屏蔽环其环状体上设有一开口,其可以环设(即:套设)于分裂导线或耐张串周围(如图4A和图4B所示),以达到良好的屏蔽效果;由于屏蔽环的多个支腿可拆卸地固定在该环状体的内缘上,因此,安装该屏蔽环时所述支腿不会妨碍屏蔽环的就位;进一步,由于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在耐张串附近安装多个所述屏蔽环(如图4A和图4B所示,均安装有三个屏蔽环),因此,在达到同样屏蔽效果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避免现有结构屏蔽环的结构尺寸过大而导致其支腿过长的缺陷,相对现有的屏蔽环,本实用新型的屏蔽环支腿长度较短,能够实现较好的稳定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43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式相间间隔棒连接金具
- 下一篇:箱式变电站的外壳板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