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型船舶舷外作业移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4450.1 | 申请日: | 2008-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523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文石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石林 |
主分类号: | B63B9/00 | 分类号: | B63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 岱 |
地址: | 412100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船舶 作业 移动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维修机械领域,具体涉及船舶维护设备的一种配套装置。
二、背景技术
大型船舶的船壳维护保养工作通常是施工人员在悬空状态下进行的,施工作业的安全条件差,作业场地受限制,因此施工效率很难提高。为了确保施工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必须用相关的起吊设备及工具协助施工,为此已有技术在不断进行着改进和创新,以期改善现状,使船壳维护作业更容易施工。中国专利92112460.0和94201351.4即是其中比较优秀的设计方案。其中前一个方案采用金属构件塔支承升降吊机,通过塔机的横向运动和吊机的垂向运动,使置身于升降吊机内的施工人员便于维护作业,具有使用安全可靠,操作性强等特点,但设备结构复杂,安装和使用过程往往会受场地的限制。后一个方案利用强磁材料将一个可以载人的小车吸附在船壳的表面,通过施工人员自行操作,实现施工过程的位置移动。该方案设计新颖,装置本身也比较轻巧,但所设计的装置仅仅依靠磁力与船壳表面贴合并相对移动,从安全的角度分析,其可靠性值得怀疑。
三、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案,与已有技术比较,本方案不仅具有良好的安全保障性,还具备灵活便捷的操作性能,而且结构简单,场地适应性强,从而能够明显提高船壳表面维护保养的工作效率。
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大型船舶舷外作业的移动装置由支撑板、滚轮、中心轴等部件与船舷组合而成,其中,通过中心轴固定在两块支撑板之间的两个滚轮与船舷上沿贴合,支撑板分别位于船舷两侧并通过万向轮接触,其中船舷两侧的支撑板上有固定托架,两个滚轮能够在船舷上滚动并通过中心轴带动两侧支撑板及托架同步移动。
通常,船舷外侧的支撑板长度大于内侧支撑板长度;以及
两个滚轮直径相等;以及
万向轮固定在支撑板上,且内侧支撑板上的万向轮可以伸缩;以及
中心轴与滚轮通过轴承连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船舷上沿作为轨道,将固定在两块支撑板之间的滚轮放在船舷上,使其能够通过与船沿的摩擦滚动行走,同时位于船舷两侧的支撑板将船舷夹在中间,并通过万向轮与船舷接触,在船舷外侧支撑板下部的托架装有升降吊篮用的滑轮的绳索,由此组成一套移动装置。当该装置上的滚轮带动支撑板及托架在船舷上行走时,即可实现舷外作业所需的位移功能。当装置受力时,外侧支撑板的下端和内侧支撑板的上端对船舷相对应的位置产生剪切力,避免了装置受力时的倾斜和摆动,使装置的安全性得到保证。
四、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是本方案的结构实施例;
图2是本方案工况实施例;
图中:1外侧支撑板 2内侧支撑板 3滚轮 4中心轴 5船舷
6万向轮 7托架 8吊葫芦 9吊篮
五、具体实施例
图1A和图1B公开了本移动装置结构设计实施例。如图所示,用两块长度不等的钢板作为装置的支撑部件,两个直径相等的滚轮3通过中心轴4固定在支撑板1和2中间,装置与船舷5组合时,滚轮3与船舷5上沿贴合,支撑板1和2位于船舷5内外两侧,将船舷5夹在中间。考虑到支撑板1和2受力后会产生晃动,在支撑板1和2内侧各装有2个万向轮6,其中支撑板2上的万向轮可以伸缩,以调节支撑板1和2与船舷5之间的间隙,从而消除支撑板1和2受力时的倾斜和晃动。支撑板1的下部固定有横置钢板托架7,用以安装升降吊篮用的葫芦8和绳索。
在图2实施例中,本移动装置安装在船舷5上,装置的下面托架7处有绳索跟工作吊篮9连接,当启动装置工作时,吊篮9中的维修人员通过吊轮和绳索可以采用人工拉拽的方式自行操作,实现装置和吊篮9的位移。有电力条件时,也可以采用电机拖动,从而减轻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吊篮9的设计体积要能容纳2名施工人员和所用工具及材料,同时备有人工操作所需空间,如采用电机拖动,还应该考虑安全用电空间要求等。
本方案设计的移动装置及工作吊篮9均使用普通钢材,通过常规的机械加工手段即可制造,其中包括金属切削加工和焊接手段。装置上的滚轮3表面要有橡胶保护层,以增强滚轮3与船舷5的摩擦力,同时避免装置移动时压伤船舷5表面涂层.基于同样的考虑,支撑板1和2内侧的万向轮6表面也应有表面护层。
本移动装置的设计尺寸及规格要求视不同船舷5的厚度及船舶大小而定,但结构特点和基本技术要求是相同的。因此凡是利用船舷5作为轨道进行船体维修工作的装置,都应视为本方案的设计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石林,未经文石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44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缓冲功能的喷头装置
- 下一篇:旋转喷嘴式搅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