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暖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4769.4 | 申请日: | 200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23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陆华;石振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华;石振茹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英 |
地址: | 10003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电暖器。
背景技术
电暖器是通过设置在电加热管或换热管上的散热片散出的热量使得其周围环境变暖的。现有的一般电暖器,其散热片间的距离一般为6~7mm,散热片排列过于紧密,使得其辐射效果不理想,从结构设计上来看,散热片一般为直形或者平面形状,与空气接触面积小,其加热器的加热效率低。另外,现有的电暖器通常都没有一个外罩,其主要通过热辐射向周围空气传递热量,而不能有较强的热流冲击力,推动室内空气的对流,而辐射出来的热量多被墙壁、家具等物体吸收,而空气的温度却不能得到提高。所以,通常使用电暖器都有这样的感觉,靠近电暖器,会感到电暖器很热,但是,只要离得远一些,就会感到很凉。因为空气还是冷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发挥散热片的辐射功效,能够有效提供电暖器的热冲力、推动室内空气对流、使得整个房间的空气的温度得到提高、具有更好散热效果的电暖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暖器,包括支架、电暖器壳体、电加热管、换热管和散热片,所述电加热管和换热管设置该支架上,所述散热片固设在所述换热管的管壁上,所述电暖器壳体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使得上述其余所述各部件被该壳体罩住,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片之间的距离为8~10mm,所述壳体的内壁与散热片外端之间的间隙为28-32mm。
本电暖器的散热片之间的间距提供了一个比较合适的数值,较现有技术变大,可以使得其辐射热量能够散发出来,提高散热效率。
所述电暖器壳体可以将电暖器产生的热量拢起,形成一个向上的热空气的气流,该壳体的内壁与所述散热片之间的间距如果过小,对于电暖器的辐射散热不利,但如果间距过大,则不能形成较大的热气流上冲力,对于推动室内空气的热对流不利。
另外,所述散热片的外端最好为弯曲的弧形形状,例如为圆弧形状。外端呈弯曲形状的散热片可以在同等外廓体积的基础上增加了散热片与空气流体的接触面积,可有效提高散热片的辐射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暖器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暖器增加了散热片之间的距离,提高了散热片的辐射效率,加热效果好;增加了壳体,提高了散热的热流体的上冲力,可使得室内热空气形成对流,对提高室温产生较大的作用。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其散热片为弧形结构,充分利用了弧形的辐射效率高的特点,也在一定的体积内提高了散热片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将辐射传热与对流传热充分的结合在一起,加热速度快,节能实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电暖器的外观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电暖器的外观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暖器壳体内部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暖器壳体内部件的俯视图。
图中标号:
1电加热管 2换热管 3散热片 4换热管 5通路 6电暖器壳体
7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电暖器的示意图,图2为电暖器的左视图。该电暖器主要由支架7、电暖器壳体6、电加热管1、换热管4、散热片3组成。所述电加热管和换热管设置该支架上,所述散热片固设在换热管的管壁上,所述电暖器壳体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使得上述其余所述各部件被该壳体罩住,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片之间的距离e为8~10mm。如图3所示,电暖器内设有两根换热管2、4,位于电暖器下端的换热管4内设有电加热管1,该换热管4与电加热管1之间充有加热流体,两根换热管之间连有通路5,从而形成环形回路,液体可以在回路中循环流动,两根换热管外套有若干散热片3,散热片之间的距离为8~10mm。如图3所示,换热管上的散热片的形状为外端的部分为弧形形状31,从而能充分利用弧形的辐射效率。电暖器壳体6的内壁与散热片3外端头之间的间距c为28-32mm,优选为30-32mm。本实施例的该间距为31.5mm。
散热片之间的间距大小影响到辐射散热和对流散热的效果,如果该间距过小,会影响其辐射散热,但间隙过大则会降低其热冲力而影响对流散热效果。同样地,加设电暖器壳体,将散热片等罩在其中,在散热片和壳体之间形成适当的间距,可以明显提高电暖器的热冲力,其可以有效推动室内空气的热对流,有效加热室内空气,使得整个房间变暖。该间距过小也是不行的,会使得气阻增大。本实用新型设计出散热片之间以及散热片与壳体之间合适的间距,将辐射传热与对流传热充分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其加热速度快,节能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华;石振茹,未经陆华;石振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47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