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置双频手机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24938.4 | 申请日: | 2008-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42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孔宪君;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24 | 分类号: | H01Q1/24;H01Q1/38;H01Q5/00;H01Q9/04;H01R4/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琦;王诚华 |
地址: | 518118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双频 手机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天线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内置双频手机天线。
背景技术
双频手机天线分为外置和内置两种。内置双频手机天线置于手机内部,例如平面形状天线(PIFA天线),不易损坏、且使得手机外形美观,因而逐步替代了外置双频手机天线而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的手机正朝着小型化方向发展,手机内部的空间也就随之减小,使得内置双频手机天线受到手机内部的空间和环境的限制,从而很难满足内置双频手机天线的带宽和效率等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置双频手机天线,能够在手机内部有限的空间和环境下改善内置双频手机天线带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置双频手机天线,包括竖直放置的金属贴片,
所述金属贴片的上边缘向上延伸出接地弹片和馈电弹片;所述接地弹片和馈电弹片的自由端向后并向下折弯;所述接地弹片和馈电弹片之间具有间隙,构成第一狭缝;
所述金属贴片在距离一侧边缘预定距离的位置上具有第二狭缝,且所述第二狭缝在所述金属贴片的下边缘具有开口;
所述第二狭缝与所述一侧边缘之间的一部分构成第一辐射体;
所述金属贴片在所述第二狭缝与另一侧边缘之间的另一部分,具有沿所述另一部分四周边缘环绕的第三狭缝;
所述第三狭缝将所述另一部分的中心区域划分为第二辐射体、边缘区域划分为第三辐射体。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中的内置双频手机天线包括竖直放置的金属贴片,金属贴片的上边缘向上延伸出接地弹片和馈电弹片,接地弹片和馈电弹片的自由端向后并向下折弯,且接地弹片和馈电弹片之间具有间隙,构成第一狭缝;金属贴片在距离右侧边缘预定距离的位置上具有第二狭缝,第二狭缝将金属贴片的右部划分为第一辐射体;金属贴片位于第二狭缝左侧的左部,具有环绕该左部的第三狭缝,第三狭缝将该左部的中心区域划分为第二辐射体、边缘区域划分为第三辐射体。其中,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用于辐射高频信号、第三辐射体则用于辐射高频信号,调整接地弹片与馈电弹片之间的第一狭缝即可实现对双频内置手机天线的低频带宽的控制,而调整各辐射体之间的第二狭缝和第三狭缝,则可以实现对双频内置手机天线的高频带宽的控制;将第一狭缝、第二狭缝以及第三狭缝设置为最佳尺寸和形状,即可提高双频内置手机天线的高频带宽和低频带宽,从而在手机内部有限的空间和环境下改善内置双频手机天线带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双频内置手机天线的一侧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双频内置手机天线的正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双频内置手机天线的另一侧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双频内置手机天线的正面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双频内置手机天线的正面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双频内置手机天线的回波损耗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中的双频内置手机天线为一种PIFA天线,具有一个接地弹片、一个馈电弹片、以及三个辐射体,其中一个辐射体用于辐射低频信号、另外两个辐射体则用于辐射高频信号,调整接地弹片与馈电弹片之间的一个狭缝、以及辐射体之间的两个狭缝,即可实现对双频内置手机天线的高频带宽和低频带宽的控制;将接地弹片与馈电弹片之间的一个狭缝、以及辐射体之间的两个狭缝设置为最佳尺寸和形状,即可提高双频内置手机天线的高频带宽和低频带宽。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双频内置手机天线的一侧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双频内置手机天线的正面视图。本文中所描述的前、后、左、右、上、下方向,均依照图1中的方向坐标。
参见图1并结合图2,本实施例中的双频内置手机天线包括一矩形或近似于矩形的金属贴片100。
金属贴片100的上边缘右侧,自右至左并排向上延伸出一接地弹片14和一馈电弹片15。接地弹片14向上延伸并向后、向下折弯后,其自由端的片状接地触点140位于金属贴片100背面、且与金属贴片100基本平行;馈电弹片15向上延伸并向后、向下折弯后,其自由端的片状馈电触点150也位于金属贴片100背面、且与金属贴片100基本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49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