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重艺能框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5344.5 | 申请日: | 200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88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建隆 |
主分类号: | A47G5/00 | 分类号: | A47G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汪克臻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重 艺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多重艺能框,尤关于一种由内框及外框所组成且可通过该外框与屏风等摆设组合的多重艺能框。
背景技术
一般屏风等平板摆设,除了在日常生活中令其发挥区隔空间的功用之外,多以绘画或雕刻等能够提供平面视觉效果的手段加以装饰。然而,由于其外观呈平板形,因此前述屏风等摆设难以提供立体视觉效果。
另一方面,盆栽或古玩等立体饰物虽然可以提供立体视觉效果,但是却不能用以区隔空间。而且前述立体饰物通常体积较小,难以展现引人注目的视觉迫力。
由上述可知平板摆设与立体饰物分别具有各自优缺点。如何同时表现出两者的长处以供人类生活之用,是一值得研究并加以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前述平板摆设与立体饰物分别具有各自的优缺点,本创作的目的在于同时发挥出两者的长处,提供一种可用以区隔空间、能表现平面视觉效果又得以提供立体视觉效果的多重艺能框。
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实行的技术手段为令前述多重艺能框包括有一于外周壁上设有延展部的外框,于前述外框内部设有一内表面形成为既定宽度的内框。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为令前述延展部延伸形成屏风等平板摆设,另一方面,可于前述内框上设置诸如盆栽或古玩等立体饰物。通过其延伸成平板摆设的延展部可表现出平面视觉效果并用以区隔空间,借着在前述内框内设置立体饰物则可提供立体视觉效果,从而本实用新型确可解决上述课题而达成本创作的目的,提供一种可用以区隔空间、能表现平面视觉效果又得以提供立体视觉效果的多重艺能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以及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揭露有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局部立体图与局部分解立体图。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为一种包括有一外框10及一内框20的多重艺能框。前述外框10具有一内周壁及一外周壁,于其外周壁上设有一延展部11;前述内框20设于前述外框10内部而具有一内表面及一外表面;前述内框20的外表面匹配于前述外框10内周壁,且前述内框2
0的内表面形成为既定的宽度。在本实施例之中,前述内框20设置于前述外框10的内周壁上,且前述延展部11延伸形成为一单幅屏风形摆饰。
本实用新型可配合实际使用上的需要,采用嵌设或套设等技术手段让前述外框10与内框20相互结合;更佳的是,令前述内框20以可拆卸的方式结合于前述外框10的内部,借以让使用者得以自由拆装替换前述外框10与内框20,亦得以让不同的内框20与外框10相互匹配以组合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在本实施例之中,前述外框10及前述内框20分别形成为四角形框体,且在本实施例中利用于前述内框20的外表面与前述外框10内周壁相互匹配的结构关系,令前述内框20与前述外框10以紧迫方式相互套合,通过前述内框20的外表面与前述外框10内周壁之间所生的静摩擦力维持前述内框20与外框10之间的相对位置。
当本实施例的使用者欲自前述外框10拆装前述内框20时,施以较大的力量克服前述静摩擦力将内框20自外框10取下,再取用欲安装的内框20塞入前述外框10内部,使前述内框20的外表面与前述外框10内周壁相互紧迫而达到能够产生静摩擦力的程度。
为更进一步加强本实用新型的用途并让本实用新型可以配合不同的饰物展现出多样的立体视觉效果,于前述内框20的内表面上可固设一支持组件30。在本实施例中,前述支持组件30为一平板,其两端分设于前述内框20内表面上,而其中段可资设置立体饰物,亦可于该支持组件30上形成进一步固定前述立体饰物的透孔(未标号)。一具体设置前述支持组件30的两端于前述内框20内表面上的技术手段是令前述内框20的内表面上形成复数诸如嵌合沟的固设部21,以设置前述支持组件30;还可以采用复数并列的嵌合沟组成前述固设部21,让使用者得以自由选择将前述支持组件30设置于内框20中不同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建隆,未经高建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53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镂空书脊粘结处的书刊封面内表面塑封膜
- 下一篇:一种陶土板幕墙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