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椅垫及具有该椅垫的椅子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5915.5 | 申请日: | 200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31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杨登旭;杨登竣;杨登强;杨顺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登旭;杨登竣;杨登强;杨顺凯 |
主分类号: | A47C27/00 | 分类号: | A47C27/00;A47C3/0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培坤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椅垫 具有 椅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网状垫的椅背、椅座或椅头垫。
背景技术
越来越多椅子的椅背、椅座或椅头垫采用网状垫,即包括具有多个孔或多个长形槽状孔的垫子,因为网状垫具有通风的效果,另外网状垫可以提供适当的弹性,而不需要厚厚的垫子,因此也有环保的概念。
将网状垫固定于框架上的结构非常重要,因为牵涉网状垫是否牢固,制造效率等等。
美国专利第6588842号(发明名称为“Backrest”)披露了,将网状垫结合于一体成型的媒介物(one-piece carrier member),再将媒介物固定于框架上。
美国专利第7096549号(发明名称为“Carrier and attachment method forload-bearing fabric”)也披露了,将网状垫结合于一媒介物(carrier),再将媒介物固定于框架上。
美国专利第6957861号(发明名称为“Structure of a mesh back of achair”)披露了,将网状垫夹于两框架上。
美国专利第6439665号(发明名称为“Ergonomic chair with mesh seat andback”),以及美国专利第6254190号(发明名称为“Chair having a seat withdifferential front and rear support portions”)披露了,将网状垫卡固于框架上。
然而上述的现有技术的网状垫与框架结合的位置结构不牢固,且框架为硬材质,在舒适度上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椅垫,其网状垫可以牢固于主框架上,且制造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椅子,其椅垫的网状垫牢固、可靠,制造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椅垫,其包括一主框架及一网状垫,该主框架包括:一第一框架,该第一框架包括一第一外侧面及一第一接合面;一第二框架,该第二框架包括一第二外侧面及一第二接合面;该第二框架的该第二接合面与该第一框架的该第一接合面结合,且该第一框架的材质软于该第二框架的材质;该网状垫包括一网状垫周边,该网状垫周边与该主框架结合。
为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椅子,其包括上述椅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接触使用者身体的第一框架采用软性材质制造,可让使用者感到舒服;而承受使用者身体重量的第二框架采用较硬的材质,使得主框架的形状较能固定,其构造新颖,且网状垫与框架结合时牢固、可靠,制造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椅子及椅垫的外观图;
图2为图1所示椅垫(椅背、椅座或椅头垫)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椅垫(椅背、椅座或椅头垫)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椅垫(椅背、椅座或椅头垫)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椅子 1 椅背 5
椅座 6 椅头垫 7
椅垫 10,10a,10b
主框架 20 第一框架 30
第一外侧面 31 第一接合面 32
第二框架 40 第二外侧面 41
第二接合面 42 网状垫 50
网状垫周边 51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椅垫10可以为椅子1的椅背5、椅座6或椅头垫7。椅垫10主要包括一主框架20及一网状垫50,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网状垫50的意思为包括多个孔或多个长形槽状孔的垫子,即网状垫50是具有良好通气效果的垫子。以下共有三个较佳实施例,分别为图2、图3及图4,以下请一并参阅图1。
参阅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关于椅垫10的第一实施例。
主框架20包括一第一框架30及一第二框架40,而且第一框架30的材质软于该第二框架40的材质。
第一框架30包括一第一外侧面31及一第一接合面32,第一框架30采用软性材质,原因是第一框架30的第一外侧面31会接触到使用者的身体,因此采用软性材质可让使用者感到舒服。第一框架30的材质譬如采用热塑性橡胶或聚氨酯等软性热塑性弹性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登旭;杨登竣;杨登强;杨顺凯,未经杨登旭;杨登竣;杨登强;杨顺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59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