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精简型计算机壳体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5919.3 | 申请日: | 200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27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王英杰;杨纮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肖梅;谢丽娜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简 计算机 壳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精简型计算机壳体结构,尤指一种通过一架体及二侧板的组合设计,该二侧板分别对应结合于架体的二侧,形成一随着架体外形变化而可增减计算机主机宽度,并具方便组装及可提高散热的效果,而适用于精简型计算机的主机壳体或类似壳体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代的生活中,计算机已成为生活上不可或缺的工具,不论工作或休闲均需利用到计算机,而计算机主机既与人们相处的时间增加,人们对于其外观的要求也相对增加。但是,现今各种电器均强调轻、薄、小巧,故桌上型计算机的发展亦不例外,如:计算机屏幕已由传统映像管屏幕演变至今,转变成不会占太大空间的液晶显示屏,而传统桌上型的主机亦朝向精简化发展,以满足不占空间又兼具齐备的桌上型计算机的功能。目前可见有微型计算机机壳的出现(如图9所示),其结构包含一前、后端具有开口的矩形机壳A,于机壳A前、后端开口周围预设有多个螺丝孔,由此,于开口组装一机壳面板B及一机壳背板C之后,再应用多个螺丝D达到锁固,以完成组装。
然而,现有的结构,必需在前、后端开口周围预设有多个螺丝孔,故于机壳A成型后,需再进行钻孔等加工程序,导致其制造程序较繁复,且不易降低成本,另外,于组装时,需要一一将多个螺丝D对应锁入多个螺丝孔,以供组合固定该机壳面板B及机壳背板C,亦拖慢整体的组装程序,故可知其结构导致组装上极其不便,为其最主要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一种精简型计算机壳体结构,通过一架体及二侧板的组合设计,而该二侧板分别对应结合于架体的二侧,形成一随着该架体的外形变化,令该二侧板与架体结合后的计算机主机宽度可具增减变化,并且具方便组装的效果,以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及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精简型计算机壳体结构,通过一架体及二侧板的组合设计,该二侧板上可进一步设有多个散热肋条,而该架体上可进一步设有多个散热孔,又该架体与二侧板可采用铝材,而可提高整体的散热效果,以利提升整体运作的效能,以增进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精简型计算机壳体结构,其包括:一架体,该架体形成一容置空间,该架体的对边宽度大于邻边,而该架体的对边上设有多个端口孔;以及二侧板,该二侧板分别对应结合于架体的两侧,该侧板的两端弯折而抵邻于架体的邻边,该侧板的内面两边各设有凸肋,该凸肋供抵住架体,令侧板与架体相互结合;由此,以形成具有增减宽度及方便组装的精简型计算机壳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一架体及二侧板的组合设计,而该二侧板分别对应结合于架体的二侧,形成一随着该架体的外形变化,令该二侧板与架体结合后的计算机主机宽度可具增减变化,并且具方便组装的效果,以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及便利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一架体及二侧板的组合设计,该二侧板上可进一步设有多个散热肋条,而该架体上可进一步设有多个散热孔,又该架体与二侧板可采用铝材,而可提高整体的散热效果,以利提升整体运作的效能,以增进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点及具体实施例可于以下配合附图的详细说明中,进一步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一体成型的架体的元件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架体的第二实施例的元件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架体的第二实施例的架体与侧板结合剖示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架体的第二实施例的架体与侧板结合的局部断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的使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的使用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的使用示意图;
图9为现有的精简型计算机壳体的元件分解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0 架体
101 对边
1011 固定孔
1012 固定孔
102 邻边
1021 弯折部
1022 固定孔
11 螺孔
12 端口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公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59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低功耗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铁路车站钩计划传输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