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火管式热风采暖炉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6455.8 | 申请日: | 2008-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36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树东 |
主分类号: | F24H3/00 | 分类号: | F24H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8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管式 热风 采暖炉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家庭冬季采暖的采暖装置,尤其是利用空气强制或自然流动,以及利用高温物体辐射换热的火管式热风采暖炉。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北方农村地区大多采用以水为介质的燃煤采暖炉,其主要构造是燃煤炉、热水管、暖气片、回水管以及附属管件,介质水在燃煤采暖炉中被加热,自然流动到暖气片,在暖气片处释放出一定的热量,经回水管流回燃煤采暖炉,形成水的自然循环,达到房间采暖的目的。但是,由于上述燃煤采暖炉采用水的自然循环方式,燃煤采暖炉的热水出力偏低,导致单位采暖面积能耗偏高。当人们长时间外出时,需放掉介质水,以防冻裂管道、暖气片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有效克服现有的燃煤采暖炉大量存在的热效率低,单位能耗偏高以及诸多不便。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火管式热风采暖炉,该火管式热风采暖炉不仅能够提高燃煤热效率,而且安装方便,降低使用成本,并且能够实现大空间高效采暖。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采暖炉是三层同轴套筒结构,炉膛壁、纵内侧板、上内侧板、下内内侧板构成竖向设置的、形状不规则的内层套筒,中间层套筒是由数块纵中间板构成的,外层套筒是由数块纵外侧板围成的采暖炉外壁。由炉箅子、炉膛壁所围成的空间是炉膛。由纵内侧板、上内侧板、下内内侧板所围成的空间是换热室。换热室的内部空间是高温烟气区。 换热室、炉膛和排烟管构成烟气的通路。在换热室内设置由火管,火管是由纵火管、横火管依次顺序连接构成的单一空气的通路,火管的一端设置在纵内侧板上,并通过聚风口与空气预热室相通;火管的另一端与热风管相连接;火管的内部空间与换热室完全隔绝。由炉膛壁的外壁面、换热室的外壁面、排烟管、支撑板、数块纵中间板、上中间板所围成的空间被隔板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上边的部分是空气预热室,下边的部分是炉膛保温室。空气预热室与炉膛保温室通过压力平衡孔相通。设置有热风管、冷风管,空气预热室分别通过热风管、冷风管与外部大气相通。当有风机强制鼓风时,空气从冷风管被吹入空气预热室,空气在空气预热室内沿着换热室的外壁面流动,通过聚风口进入火管,通过热风管吹出采暖炉。通过热辐射和热对流的方式,空气在空气预热室内吸收换热室的外壁面的部分热量,并被预热;在火管内,空气被加热到更高的温度,高温的空气被输送到需要采暖的房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充分利用了高温物体的对流、辐射换热,需要采暖的房间温度升高速度快,换热效率高,单位面积能耗低。同时,结构非常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换热室内烟气流动示意图。
图3是炉体B-B剖面示意图。
图中1、纵外侧板 2、炉膛壁 3、炉膛保温室 4、填料管 5、填料管盖 6、聚风口 7、纵内侧板 8、热风管 9、纵中间板 10、保温层 11、上外侧板 12、排烟管 13、排烟调节板 14、烟气 15、上内侧板 16、空气预热室 17、高温烟气区 18、纵火管 19、横火管 20、冷风管 21、空气 22、下内侧板 23、隔板 24、压力平衡孔 25、风门 26、支撑板 27、炉膛 28、炉箅子 29、底板 30、火管、 31、上中间板 32、换热室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该采暖炉是三层同轴套筒结构,炉膛壁(2)、纵内侧板(7)、上内侧板(15)、下内内侧板(22)构成竖向设置的、形状不规则的内层套筒,中间层套筒是由数块纵中间板(9)构成的,外层套筒是由数块纵外侧板(1)围成的采暖炉外壁。
如图1和图2所示,由炉箅子(28)、炉膛壁(2)所围成的空间是炉膛(27)。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由纵内侧板(7)、上内侧板(15)、下内内侧板(22)构成换热室(32)。换热室(32)的内部空间是高温烟气区(17)。 换热室(32)、炉膛(27)和排烟管(12)构成烟气(14)的通路。在换热室(32)内设置由火管(30),火管(30)是由纵火管(18)、横火管(19)依次顺序连接构成的单一空气(21)的通路,火管(30)的一端设置在纵内侧板(7)上,并通过聚风口(6)与空气预热室(16)相通;火管(30)的另一端与热风管(8)相连接;火管(30)的内部空间与换热室(32)内的高温烟气完全隔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树东,未经李树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64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燃煤锅炉控制器
- 下一篇:空调智能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