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中间包湍流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6498.6 | 申请日: | 2008-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46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付建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建勋 |
主分类号: | B22D41/00 | 分类号: | B22D41/00;B22D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中间 湍流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铁冶金用的设备,具体说是一种炼钢连铸中间包内使用的湍流控制器。
背景技术:连铸的中间包为防止钢包长水口高速流下钢水的冲击,常在中间包内设置湍流控制器,具有控制钢水流动、抵抗冲击,降低钢水动能,平稳液面,减少湍流不良影响的作用。传统的湍流控制器作为一个结构件,其外部形状多为顶部敞口、中部空腔的立方体或圆柱体,内腔的形状多为立方体形状或圆柱状,也有凹槽形状或沟槽形状。本实用新型专利在流体力学软件的帮助下,设计一种具有特殊内腔形状的中间包湍流控制器,并进行优化设计,使其具有良好的防控湍流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传统的湍流控制器普遍存在的控流效果不佳的问题,即:钢水经过湍流控制器后动能仍然过高,导致冲击区大,液面波动大的问题。
本湍流控制器,其外部形状和传统的湍流控制器类似,外部形状为顶部敞口、中部有空腔的立方体或圆柱体,外部大小和厚度与中间包冲击区相适应,其独特设计是:控流的内腔部分底部为圆平面,其底平面的直径为长水口外径的1.1~2倍;空腔侧面为内凹的抛物面,其抛物面的深度和高度之比的范围是:1:3~1:1.5;
本实用新型独特的内腔形状,可以有效起到防止湍流冲击,降低钢水湍流动能,平稳掖面波动,延长滞留时间的效果。使用流体力学软件FLUENT测试,和传统内腔的湍流控制器相比,钢水出湍流控制器的平均速度降低5%~30%。。
附图说明:附图1是抛物面内腔湍流控制器的剖面图;其中H代表抛物面的深度;B代表抛物面的高度:D代表底平面的直径。
附图2是抛物面内腔湍流控制器使用FLUENT软件测试,流场及流速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给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
湍流控制器的外形为直径0.55米,高0.4米的圆柱体,圆柱体内腔的上、下端面直径为0.3米,内腔深0.3米;内腔侧面为内凹的抛物面,其抛物线的深度和高度之比为1:2.5;长水口外径和底面半径之比为1:1.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建勋,未经付建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64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外圆切削机
- 下一篇:用于车辆的万向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