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栗刺球脱壳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6550.8 | 申请日: | 2008-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94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郑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景明 |
主分类号: | A23N5/00 | 分类号: | A23N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513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栗 脱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坚果脱壳机,尤其是一种板栗刺球脱壳机。
背景技术
板栗是一种收益较高的林果作物,目前在全国种植的范围产量越来越大。广大栗农面临着一个如何提高加工效率的问题。对板栗初次加工时,首先是除去外部的刺球。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如何脱离板栗刺球而进行的技术创新。
板栗刺球人工脱壳,效率很低、劳动强度很大。目前也有许多种板栗刺球脱壳机专利发明。例如专利号为200420113785.5的板栗剥壳机。该发明主要利用剥球苞滚轮与弹性挤压块之间的挤压、揉搓实现板栗剥壳。该发明优点是无须对板栗进行分级,不伤及果肉;但是其不足之处是对板栗刺球的摩擦挤压面积过小,效率较低,并且容易造成板栗刺球堵塞的现象。另外通过对目前市场上板栗刺球脱壳机的调研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板栗脱壳后易伤及果肉,造成不宜储藏;二是机器结构不合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刺球卡壳和电机损坏的现象,板栗脱壳的效率不高。广大栗农依然盼望实用方便的板栗刺球脱壳加工机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效率较高、运转稳定的板栗刺球脱壳机。
为了解决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的板栗刺球脱壳机包括料斗、机壳、驱动装置、脱壳装置及筛选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在机壳的上方,用于驱动所述脱壳装置和所述筛选装置;所述脱壳装置位于机壳内,其包括挤压壁和挤压滚轴,所述挤压滚轴与挤压壁相互配合以便将板栗刺球挤破脱壳,挤压壁上设有漏料孔,漏料孔设置得小于板栗刺球,但大于脱壳后的板栗和板栗壳;所述筛选装置位于机壳下方,其包括用于分离脱壳后的板栗与板栗壳的振动筛网。
最好,挤压滚轴呈柱状,由多根固定连接在同一轴心的挤压棍构成,其外部由橡胶皮封闭包裹。挤压壁由多根橡胶棒排列组成,橡胶棒之间留有间隙构成漏料孔。
上述设计一方面增大了挤压壁与挤压滚轴之间对板栗刺球挤压摩擦的面积,提高了板栗刺球脱壳的效率,而且,不会损伤脱壳板栗。另一方面挤压壁的每个间隙构成一个漏料孔,脱壳后的板栗和板栗壳可以经漏料孔顺利漏下,使得机器在运转过程中不会出现出料堵塞,并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危险。
最好,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第一变速轮、第二变速轮、偏心轴和拉杆,第一变速轮与挤压滚轴同轴安装,电机通过皮带带动第一变速轮和挤压滚轴转动,偏心轴安装在机壳上,第二变速轮安装在偏心轴上,第二变速轮通过皮带与第一变速轮相连,偏心轴通过拉杆与振动筛网相连,电机通过第一变速轮、第二变速轮、偏心轴及拉杆带动振动筛网振动。
最好,振动筛网包括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第一筛网位于第二筛网的上方,其网孔大于第二筛网的网孔,以便脱壳后的板栗和板栗壳落到振动筛网上时,第一筛网将大块的板栗壳筛出,第二筛网将小的板栗壳漏下,并筛出脱壳后的板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能源消耗低、剥壳质量好,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经久耐用的板栗球剥壳机。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滚筒式板栗刺球脱壳机的主视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侧面剖视图。
附图3是脱壳滚筒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附图2和附图3。包括料斗1,机壳2,电机3,皮带4,变速轮5、9,橡胶棒6,挤压棍7,挤压壁16,挤压滚轴15,包裹在挤压滚轴外的橡胶皮14,偏心轮8,拉杆10、13,筛网11、12。
在机壳内部的脱壳装置中设有挤压壁16和挤压滚轴15。挤压壁16由多根橡胶棒6按照一定的间隙排列组成,每两个橡胶棒之间的间隙构成1个漏料孔17。漏料孔的大小比脱壳前的板栗刺球小,比脱壳后的板栗稍大,以保证脱壳后的板栗和板栗壳碎皮能够顺利漏下。挤压滚轴15是由多根固定连接在同一轴心的挤压棍7所构成的柱体形状,其外部由橡胶皮14封闭包裹,挤压滚轴15与第一变速轮5同轴安装。
接通电源后,电机3通过皮带4带动第一变速轮5,第一变速轮5通过轴心带动挤压滚轴15转动。板栗刺球由料斗1进入脱壳装置内部。挤压滚轴15与挤压壁16相互配合,摩擦挤压,将板栗刺球挤破脱壳,由于挤压滚轴15外部的橡胶皮14有弹性,在此过程中避免了脱壳时对果肉的硬性挤压,使脱壳后果肉的良品率达到98%。被挤压脱皮后的板栗和板栗壳通过漏料孔17漏下,然后经过出料口落到下方的筛选装置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景明,未经郑景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65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鞋垫
- 下一篇:圆柱式双盘型螺旋形无架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