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计算机周边装置的机壳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6650.0 | 申请日: | 200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35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唯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3 | 分类号: | G06F3/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 挥;张燕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机 周边 装置 机壳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周边装置的外壳,特别涉及一种可让计算机周 边装置上的活动盖板缓慢掀开的机壳结构。
背景技术
在信息极度数字化的今日,计算机已经成为大多数人每天必须使用的基本 工具,而计算机使用者必须利用各种周边装置来控制计算机运作,例如键盘、 鼠标、游戏杆、触控板等等外接的输入装置。鼠标在众多计算机周边装置中占 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不但具有相当简单的操作方式,而且能够控制计算机执 行的项目也相当多,进而成为计算机使用上密不可分的周边硬件装置。目前的 鼠标若依信号传输方式区分其种类,大致可被归类为有线鼠标与无线鼠标两大 类。
有线鼠标较早问世,其传输线常用的规格为早期的第二代个人系统 (Personal System/2;PS/2)接口及现在占大多数的通用序列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界面。这两种有线鼠标都必须通过实体的传输线连接至计算机主机, 以由传输线传递信号至计算机主机并由计算机主机供应运作时所需的电能。但 是,有线鼠标会因传输线造成使用空间的限制与携带的困扰,并且让计算机主 机周边的配线复杂凌乱。
随着无线传输科技的不断进步,无线技术的应用范围也伸入各种计算机周 边商品,如利用无线信号传输控制信息的无线鼠标。无线鼠标具有无线信号传 输模块,例如红外线(Infrared Rays)传输模块、射频(Radio Frequency)传输模块、 蓝牙(Bluetooth)传输模块,可利用各种无线信号将控制信号传递至插设在计算 机主机的无线信号接收器,进而控制计算机运作。无线鼠标虽然解决了有线鼠 标在使用范围受限与携带不便的问题,但是因为没有实体的传输线而无法由计 算机主机供应电力,所以无线鼠标必须具有独立的电源供应方式。
市面上无线鼠标的电源供应方式大多是使用制式规格的电池,如市售干电 池或可充电的镍氢电池,也有些高阶的无线鼠标是采用内建的锂充电电池。在 各种鼠标使用的电池中,内建的锂充电电池由于售价高昂而无法普遍,所以目 前无线鼠标还是以采用更换式电池者为大宗。为了让使用者能够自行更换干电 池或是将充电电池由鼠标上取出充电,鼠标的外壳会配置有对应于电池容置槽 的电池盖板。电池盖板大多是以可活动的方式固定于鼠标上,所以使用者可经 由简单的动作且无须使用工具,例如按压或推挤特定的按钮,就能由鼠标上方 便地释放电池盖板。其中,有些电池盖板可由鼠标上拆卸下,而有些电池盖板 则是枢接于鼠标,只能掀开并不能分离。
然而,可拆式电池盖板于取出电池时必须由鼠标上拆卸下,整体性不足, 有可能会因为一时的疏忽使盖板弄丢或损坏,尤其常发生在随着笔记型计算机 一起携带的无线鼠标上。因此,目前厂商倾向于将电池盖板枢接于鼠标的配置 方式,提高整体性并避免使用上不方便。然而,一般枢接式电池盖板仅以一端 枢接于鼠标,在使用者掀开该板后又会因重力的作用盖回鼠标上,所以使者必 须以一手支撑盖板而另一手取出电池,而在大部份电池是紧配于电池容置槽而 不易取出的情况下,大大地影响到使用者取出电池的便利性,这种设计方式不 符合人体工学。
于是,业界中便出现利用弹簧的弹性力掀开电池盖板的鼠标,但是,由于 弹簧所产生的弹性力太直接且不够线性,使电池盖板与鼠标枢接处会承受过大 的冲击力道,严重地影响到产品的可靠度与耐用性。当然,要解决此一问题大 可以利用机械领域中常使用的油压挺杆来解决,业界也有相关的产品提出。但 是,油压挺杆的尺寸过大而且成本也相当高,并不适用于整体尺寸小的无线鼠 标,且因成本导致售价提高更不利于产品普及。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无线鼠标的电池盖板因设置弹簧而导致可靠度降低,而搭配弹 簧与油压挺杆的鼠标却又有体积大与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计算 机周边装置的机壳结构,以低成本且具有空间优势的结构让鼠标的电池盖板能 够缓慢的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66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声音接口的测试装置
- 下一篇:具状态指示的计算机抽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