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臂式压克力抛光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26723.6 | 申请日: | 2008-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54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江俊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俊慧 |
主分类号: | B24B29/00 | 分类号: | B24B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臂 压克力 抛光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机结构,尤指一种悬臂式抛光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压克力抛光机,如图8所示,具有一基座1,并在所述的基座1上是放置有一压克力工件2,而在所述的基座1一侧设有一可沿所述的基座1边缘位移的抛光刀具3,如此,所述的抛光刀具3即可对放置在所述的基座1上的压克力工件2表面进行一抛光加工。
然而,现有压克力抛光机在进行抛光加工前,必须先以手动的方式,来调整所述的压克力工件2在所述的基座1上的位置,而使所述的压克力工件2的待加工面4是略为凸出所述的基座1的端面,接着再以目测方式来量取所述的压克力工件2与所述的切削刀具3之间的距离,并以决定所述的切削刀具3对所述的压克力工件2的切削深度;然而,上述以目测方式来量取所述的压克力工件2与所述的切削刀具3之间的距离,不仅相当耗时而会降低工作效率之外,且凭借目测方式所测量出的距离或水平度,其误差值也都偏高。
再者,现有压克力抛光机的基座1两侧是各往上延伸有一支撑板5,并在所述的二支撑板5上是架设有一承载件6,且在所述的承载件6上设有复数压制件7,以可对位于所述的基座上的压克力工件2进行一压制动作;然而所述的基座1两侧支撑板5的设置是会使压克力工件2的长度受到限制,意即,若所述的压克力工件2的长度大于所述的二支撑板5的间距时,就必须先对压克力工件2进行一裁切加工,以使压克力工件2的长度小于所述的二支撑板5的间距,方能始压克力工件2可顺利放置在所述的基座1上以进行抛光作业,因此现有的压克力抛光机并无法运用至较大的压克力工件2上,且若进行额外的裁切加工不仅会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并会使成本提高,而不符合经济效益。
因此,有鉴于上述的诸项缺失,故本案实用新型设计人乃凭借着从事相关产业的多年经验,并经不断苦思以及试作后,才终于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臂式压克力抛光机,其可有效提高抛光机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悬臂式压克力抛光机,其可有效提高放置压克力工件时的精密度。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悬臂式压克力抛光机,其可使压克力抛光机得直接运用至尺寸较大的压克力工件上,而不需额外进行材切加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悬臂式压克力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座,其具有一放置面,以供放置压克力工件;
一切削刀组,设在所述的工作台的放置面旁侧,且所述的切削刀组是沿所述的放置面的边缘水平位移;
两个悬臂,相对设在所述的切削刀组上,并往上方延伸,而使所述的放置面周边构成开放空间;
一承载件,设在所述的两个悬臂之间并位于所述的放置面上方,且在所述的承载件一侧设有复数气压缸,以可分别带动一压制件朝下移动而压制在所述的放置面上,并在所述的承载件两侧各设有一轨槽;
一挡板,嵌设在所述的承载件两侧的轨槽中,且所述的挡板是受一驱动装置的驱动,而沿所述的轨槽并相对于所述的放置面进行上下移动,且所述的挡板往下移动至所述的放置面的旁侧时,所述的挡板与所述的放置面间形成有一预设的加工间距。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当令所述的挡板下降至所述的放置面旁侧时,操作者仅需将压克力工件朝挡板方向顶推,即可快速取得压克力工件所需的加工间距,且由于所述的放置面两侧构成开放空间,因此更可使所述的压克力工件的长度不会受到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是用来显示挡板下降时的状态;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是用来显示档板上升且压制件下降时的状态;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是用来显示当较大压克力工件摆放至基座上时的状态;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是用来显示当调整压克力工件摆放位置时的状态;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现有压克力抛光机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基座1;压克力工件2;抛光刀具3;待加工面4;支撑板5;承载件6;压制件7;压克力工件10;基座11;放置面12;切削刀组21;横向轨道22;切削刀具24;悬臂31;第一段32;第二段34;承载件41;气压缸42;压制件44;轨槽46;操作面板48;挡板51;导轨52;挡止面54;驱动装置56;间距5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俊慧,未经江俊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67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护罩
- 下一篇:一种曲柄摆动磨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