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清除自然水面漂浮物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6870.3 | 申请日: | 200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18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郑福生;王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林之星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永珠 |
地址: | 102211北京市昌平区百***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清除 自然 水面 漂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水处理装置,进一步地说涉及一种利用安装在船上、以船的前行力量做动力的水面漂浮物清除装置,属于自然水面漂浮物清除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自然水域辽阔,江河湖泊众多,地形地貌复杂,水质污染严重,水面漂浮物多而杂,不仅影响市容美观,还影响人们的生活用水,特别是秋季树叶、杂草,更容易漂浮在水面,因此,必须采用一种清除水面漂浮物的设备,以便及时清除水面漂浮物,保证水面的干净和水质的合格,现有技术对水面漂浮物清除的办法很多,但大多是采用人工的方法,利用简单的用具通过人坐在小船上进行打捞,但这种方法虽然简单,适用,方便,但效果不佳,对人力的需求、时间的需求、以及彻底清除漂浮物还有相当大的难度。如何开发一种利用人工或机械船前行的动力、带动一种装置快速清除水面漂浮物是当前环保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装在人工或机械船的前端、以船的前行力量作动力,方便、快捷、高效地清除水面漂浮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清除自然水面漂浮物的装置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清除自然水面漂浮物的装置,包括船头以及通过连接支架安装在船头上的固定装置、集渣箱,所述固定装置下端固定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连接水轮叶片,所述水轮叶片外层通过所述传动轴连接传动轴链轮,所述传动轴链轮通过水轮链条与大齿轮链轮连接,所述大齿轮链轮与大齿轮相连,所述大齿轮与小齿轮相啮合,所述小齿轮与小齿轮链轮相连,所述小齿轮链轮通过小齿轮链条与主滚筒链轮连接,所述主滚筒链轮连接主滚筒,所述主滚筒的下端设副滚筒,所述主滚筒、副滚筒外面设过滤带。当船向前行时,所述水轮叶片在水的阻力作用下作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相关部件运动,最终使过滤带围绕主滚筒及副滚筒转动,将集渣铲收集起来的渣传送上去,由刮渣板刮到集渣箱内。
所述副滚筒下端还设护航杆,所述护航杆的下侧连接护航刀,所述副滚筒外侧设集渣铲,护航杆及护航刀用于清理本装置前端的小型障碍物及藤蔓,以免损坏本装置的部件。
所述集渣箱上端设刮渣板,所述刮渣板前端顶靠在所述过滤带上,刮渣板用于刮掉过滤带上的渣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清除自然水面漂浮物的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清除自然水面漂浮物的装置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船的前端,并以船前行力量做动力,因而无需其它动力,节省能源、减少附加设备、节约费用。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清除自然水面漂浮物的装置采用了机械式的结构,因而清除漂浮物速度快、一次清除面积大、清理效果好。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清除自然水面漂浮物的装置的前端安装了护航杠及护航刀,因而,当水面以下有障碍物或杂草藤蔓时,不会损坏本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清除自然水面漂浮物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清除自然水面漂浮物的装置俯视平面图。
图中:1—水轮叶片,2—传动轴链轮,3—传动轴,4—主滚筒链轮,5—水轮链条,6—大齿轮链轮,7—大齿轮,8—小齿轮,9—小齿轮链轮,10—护航杆,11—护航刀,12—副滚筒,13—过滤带,14—主滚筒,15—刮渣板,16—小齿轮链条,17—固定装置,18—连接支架,19—集渣铲,20—集渣箱,21—船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能够清楚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尽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清除自然水面漂浮物的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船头21以及通过连接支架18安装在船头21上的固定装置17、集渣箱20,固定装置17下端固定传动轴3,传动轴3连接水轮叶片1,水轮叶片1外层通过传动轴3连接传动轴链轮2,传动轴链轮2通过水轮链条5与大齿轮链轮6连接,大齿轮链轮6与大齿轮7相连,大齿轮7与小齿轮8相啮合,小齿轮8与小齿轮链轮9相连,小齿轮链轮9通过小齿轮链条16与主滚筒链轮4连接,主滚筒链轮4连接主滚筒14,主滚筒14的下端设副滚筒12,主滚筒14、副滚筒12外面设过滤带13。
进一步地副滚筒12下端还设护航杆10,护航杆10的下侧连接护航刀11,副滚筒12外侧设集渣铲19。
进一步地集渣箱20上端设刮渣板15,刮渣板15前端顶靠在所述过滤带13上。
实施方法:如图1、如图2所示,当船前行时,水的阻力推动水轮叶片1作顺时针转动,水轮叶片1的顺时针转动通过传动轴3带动传动轴链轮2同向转动,并通过水轮链条5带动大齿轮链轮6运动,大齿轮链轮6带动大齿轮7转动,大齿轮7带动小齿轮8转动,小齿轮8带动小齿轮链轮9转动,小齿轮链轮9通过小齿轮链条16带动主滚筒链轮4转动,主滚筒链轮4带动主滚筒14转动,主滚筒14通过过滤带13带动副滚筒12转动,此时的集渣铲19在船前行时,已将水面上漂浮物收集起来,通过过滤带13向上传送,最后由刮渣板15刮到集渣箱20内。护航杆10、护航刀11能够将船的前行方向中水下面的障碍物及藤蔓清理掉,以便保护本装置不被损坏及清除工作的顺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林之星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科林之星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68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LED路灯的条形导光反射器
- 下一篇:六自由度随动式医用扶持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