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按键密封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6876.0 | 申请日: | 200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79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06 | 分类号: | H01H1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申 健 |
地址: | 2661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键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按键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MP3、MP4等各种便携式移动终端越来越普及,而且已经成为现在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便携式移动终端等电子产品的正面通常都会设置一些按键,用户通过按压按键来控制电子产品或输入信息、命令。为了方便用户操作,电子产品的的侧面不同位置上也往往会额外设置一些功能性按键或快捷键。以手机为例,经常在机壳(或称:外壳)的侧面设置音量调节和拍照等功能键以便操作,通常人们称这些设置在机壳的侧面的按键为侧键。各种按键尤其是侧键虽然便于用户操作,但影响了产品的防水、防尘等密封性能。当前对讲机、手机等产品对侧键的密封,一般都采用双色注塑的加工工艺,即把侧键和产品的机壳做成一体,来达到防水、防尘的效果。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双色注塑式按键密封结构,在机壳硬胶部分1开有如图4所示的按键通孔2,按键通孔2与电路板的开关表面相对设置,通过专用的注塑机采用双色注塑的工艺把一软胶部分13和硬胶部分1连成一体,软胶部分13的一端穿过机壳硬胶部分1的按键通孔2内端口且该端设有开关配合表面14,另一端延伸出所述按键通孔2的外端口,从而形成按键。当人们手动按下按键时,软胶部分13的开关配合表面14与开关表面相抵接,按键开关便导通。软胶部分13不仅能够实现对按键通孔2的密封,从而达到防水、防尘的目的,同时还具备按键的功能。
本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将按键密封,起到一定的防水、防尘效果,但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如果开设有按键孔的电子设备的机壳防护级别要求较高(例如:防尘防水等级要求在IP53以上时)则需要较大的密封力,从而对机壳的强度和刚性都有很高要求,此时在机壳上所开设的按键孔会对机壳的强度与刚性有很大削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按键密封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按键密封结构,导致机壳的强度与刚性降低的技术问题。
该按键密封结构,包括开设在机壳上的按键孔、套设于所述按键孔内的按键本体,所述按键本体包括密封件、开设有支架通孔的按键支架以及键帽;所述按键支架嵌于所述按键孔内且其上的支架通孔与所述按键孔相对应,所述弹性密封件设在所述支架与所述按键孔之间,所述键帽设在所述密封件远离按键孔的一侧,且延伸出所述支架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上述按键密封结构中,由于按键支架嵌于按键孔内,其对按键孔的内壁所提供的支撑力,弥补了机壳上开设的按键孔所造成机壳的强度和刚性损失,使按键孔处的机壳能承受较大的密封力,可以有效的增强机壳的上强度与刚性,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按键密封结构,导致机壳的强度与刚性降低的技术问题,此外弹性密封件设在支架与按键孔之间,能避免水分或粉尘穿透支架与按键孔之间的缝隙进入机壳内部,所以能可靠的密封按键孔,起到防水、防尘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双色注塑式的按键密封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双色注塑式的按键密封结构未设置软胶部分的主视图;
图4为图3沿B-B线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按键密封结构的组装过程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按键本体的组装过程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按键密封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组装后沿C-C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所示按键密封结构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组装后沿C-C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5所示按键密封结构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组装后沿C-C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5所示按键密封结构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组装后沿C-C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按键密封结构中后壳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按键密封结构,不仅能实现对机壳上按键孔的密封,而且能够提高机壳的强度和刚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68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