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妇产科手术用阴道扩张器及与其配套使用的探头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7028.1 | 申请日: | 200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39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古伦勇;邓利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恩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9/00 | 分类号: | A61M29/00;A61B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彩辉;孙丽芳 |
地址: | 518054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妇产科 手术 阴道 扩张器 与其 配套 使用 探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妇产科手术中实时超声监视的阴道扩张器,以及与其配套使用的微型超声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人工流产方法(刮宫术、电动吸引术)都需凭借操作医生的经验与手感,属于一种盲刮术。盲刮术的风险在于,一方面,是医生在积累经验过程中的手术风险,另一方面是即使是有经验的医师也可能出现子宫穿孔、子宫出血或吸刮不全等事故。在操作中,由于无法对孕囊定位,只能进行大面积的清宫,这对子宫内膜的损伤较大,多次清宫会造成子宫壁变薄,以至于在需要小孩时,囊胚无法着床。
药物流产由于不完全率较高(50%-60%),这将导致这些药流不全的患者必须再一次进行盲刮清宫,这给子宫带来的损害较盲刮有过之而无不及,给接受人流的妇女带来的身心伤害则无法估量,使用药品的副作用还表现在其它方面。
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超导可视人流设备,其探头卡死在阴道扩张器上,不能转动,故在手术前,探查孕囊位置时,须在已经扩宫的状态下,旋转阴道扩张器以带动探头转动,实现扫描方位的改变,以便查找孕囊的位置。使用这种阴道扩张器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是在扩宫的状态下转动阴道扩张器,其与紧缩的宫颈表面产生强烈的摩擦,使宫颈表面的毛细血管破裂加剧,出血较多;易使宫颈前端分泌物及阴道物质通过阴道扩张器进入宫颈及子宫内,引起人流手术后感染;被人流手术的妇女剧烈疼痛,精神极度紧张,难以忍受;当阴道扩张器转动的位置偏离较大时,对手术的操作还有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携带微型超声探测装置的阴道扩张器,并令其携带的微型超声探测装置可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型超声探测装置-探头,与所述阴道扩张器配套使用。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妇产科手术用阴道扩张器,包括上叶和下叶,所述上叶和下叶通过销轴连接在一起,所述上叶一端设有上叶手柄,所述上叶手柄通过扩张螺栓和锁紧螺母与所述下叶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下叶设有至少两个凹槽;所述销轴上还连接有U型导轨、移动滑块和锁紧螺栓,所述移动滑块通过所述锁紧螺栓与所述U型导轨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上叶与所述上叶手柄相对的一端为弧形,所述下叶设有两个圆形凹槽。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探头,包括换能器、手柄、背衬、绝缘垫、高频信号引线和外封装,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换能器的工作面有效区域的张角为90-160度,所述工作面有效区域的一侧边与电极引线的方向成0-160度角;所述手柄设有与所述阴道扩张器相配合的限位凸台。
优选的是,所述工作面的厚度为7-15mm。
优选的是,所述探头的长度为50-120mm。
优选的是,所述手柄的厚度为5-15mm。
优选的是,所述探头的工作频率≥5.0MHZ。
优选的是,所述手柄尾端设有一个手柄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阴道扩张器在使用时,将微型超声探测装置(如本实用新型所述探头)套上一次性隔离膜置于所述阴道扩张器下叶的凹槽上,与阴道扩张器一起插入人流手术妇女的子宫颈后,调节连动扩宫装置(即上叶手柄、扩张螺栓和锁紧螺母),连续不断地逐渐扩张宫颈,并可实时旋转探头扫查的角度,更方便医生的临床手术操作监视,在超声图象的监控下,实现妇产科宫腔手术操作;而无需通过旋转扩张器实现孕囊定位,可大量减少阴道扩张器械与宫颈壁的强烈摩擦,能控制扩宫手术过程中的出血,大大减轻被人流手术妇女在人流手术过程中的剧烈疼痛,扩宫操作连续简便可靠,扩宫后极大的方便医生的手术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阴道扩张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探头的换能器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探头的换能器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探头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探头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探头的立体图;
图7为所述探头置于述阴道扩张器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恩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恩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70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舌穴脑病治疗仪
- 下一篇:口吸式便携雾化保健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