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绝缘性压电变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27102.X | 申请日: | 2008-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66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兴;张锡臣;魏道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威贸易有限公司;威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41/107 | 分类号: | H01L41/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叶树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性 压电 变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一种压电变压器,特别是指一种利用部份基材未被极化而保有陶瓷材料特性,以作为一次侧、二次侧绝缘之绝缘性压电变压器。
【背景技术】
隔离变压器一般泛指为防止噪声用变压器的总称,电源在进入各类电器产品之前,虽然会先经过电源变压器,但是高频噪声仍可藉由变压器一次侧与二次侧线圈间的电容效应、磁性耦合或辐射等方式通过二次侧,再进入电器产品的线路内。然而,因为电源必然会受制于必须经过的组件,假若小功率使用便罢,若要提供大功率使用,隔离变压器本身的容量就要非常巨大,工业用隔离变压器动辄上百公斤,就是这个道理。
近年来,由于信息产品轻、薄、短、小之发展趋势,使得压电变压器应用于液晶显示器背光源冷阴极灯管之驱动,形成重要趋势,尤其在于笔记型计算机上之应用。压电变压器系应用压电材料之机械能与电能间之可相互转换特性,于压电组件之输入端即致动侧馈入近于共振频率之弦波交流电压时,因逆压电效应因素将激发压电组件共振,复因正压电效应关系而令共振之应力形变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由压电组件之输出端即换能侧输出从而达成变压作用。压电变压器具高功率密度(>40W/cm3)、高电能转换效率(97%)、高变压比、高可靠度、高度低、体积小、重量轻、低发热、高绝缘度、不可燃、低价格、无绕线及磁芯、单体构造、适于自动产制与几无电磁干扰问题等等多项优点。
习知的压电变压器得借助加上传统的变压器去做一、二次侧的绝缘,方能符合直流电的安规要求,故,效率会折损。前案如本国专利公告第492204号专利,系为一种高输出层迭式压电变压器,系利用降低振荡速度来达到高输出并有效降低热释温度,然而,因为是采用复合材料的多层结构,绝缘层和其它层为不同材质,功率损耗高,且作高压输入、振动太激烈时,复合材质会无法负荷,容易发生断裂、破损,同时因为不同材料在能量传递时无法进行耦合,无法达到一次侧与二次侧绝缘的安规要求,因此,并无法作为绝缘性压电变压器来使用。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缘性压电变压器,藉以大体上解决先前技术存在之缺失,有效达到一次侧与二次侧绝缘的目的,而可作为绝缘性压电变压器使用。
因此,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揭露之绝缘性压电变压器,系包含有基材、第一上电极、第一下电极、第二上电极与第二下电极,基材系采用陶瓷材料所构成,且具有上表面与下表面,第一上电极、第二上电极设置于基材的上表面且互不相连,而第一下电极、第二下电极设置于基材的下表面且互不相连,同时,第一上电极、第一下电极相互对称,第二上电极、第二下电极相互对称而分别构成一次侧与二次侧,藉由一次侧、二次侧分别通直流高压使中间的受到两侧电极夹置的基材极化,而中间未极化的部份仍保持有陶瓷材料的特性,因此,当输入为没有频率的电压时,则可使一次侧、二次侧绝缘,而作为绝缘性压电变压器使用。因为采用单层的设计,不用担心如习知采用复合材质般,于高压下会有断裂的危险;同时,藉由保持陶瓷材料之物理特性,于输入为直流电压时,可达到一次与二次侧呈现高阻状态的真绝缘。
【附图说明】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第1A图系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所提供之绝缘性压电变压器之示意图;
第1B图系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所提供之绝缘性压电变压器之上视图;
第2图系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所提供之绝缘性压电变压器极化之第一实施例示意图;以及
第3A、3B图系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所提供之绝缘性压电变压器极化之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
10 基材
11 上表面
12 下表面
13 未极化区域
21 第一上电极
22 第一下电极
31 第二上电极
32 第二下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如第1A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所提供之绝缘性压电变压器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威贸易有限公司;威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威贸易有限公司;威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71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隔膜透气性测试装置
- 下一篇:具有防焊层的线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