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型油井盘根盒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27233.8 | 申请日: | 2008-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80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孙广权;肖广阔;栾增涛;韩宝云;王国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03 | 分类号: | E21B33/03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建华 |
地址: | 163453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型 油井 盘根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程采油技术领域中所用的一种密封装置,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油井盘根盒。
背景技术:
在抽油机井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井下采出的油水混合物随光杆溢出,需要在井口盘根盒处填充胶皮圈、尼龙丝绳等防水物质,但对于一些高含水井,由于缺少油脂润滑作用,上下运动的光杆对盘根盒内填充物质剧烈摩擦,使盘根盒的防水性很快失效,造成油水混合物在井口处大量溢出,既严重污染了环境,还增加了油井维护工人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抽油机井盘根盒用于高含水井上后防水性能变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油井盘根盒,该种改进型油井盘根盒可以有效防止产出液溢出,同时黄油对光杆还能起到润滑作用,除了可提高盘根盒的防水性能以外,还具有可以延长盘根磨损时间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种改进型油井盘根盒,包括可供光杆由中心穿过的盘根帽以及容纳盘根填充物的盘根筒,其中所述盘根筒的下端连接有一个环形的黄油缸,此黄油缸的外壁上开有黄油嘴,其上、下两端则通过环形挡板封隔,由黄油缸的外壁和上、下环形挡板构成了一个黄油腔,其中上端的环形挡板上开有可与盘根筒相连通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在普通盘根盒下部增加了一个环形黄油腔,黄油腔外表面有一个黄油嘴,可以不断的向黄油腔内补充黄油,而且,黄油腔内部与盘根盒内部相连通。通过以上结构,黄油可以不断补充进入黄油腔与盘根盒。这种结构利用了黄油粘度大、流动能力差的物理性质,通过不断的向盘根盒中补充黄油,使黄油填充光杆与盘根间空隙,可以有效防止产出液溢出,同时黄油对光杆还能起到润滑作用,因此,应用本种方案后除了可提高盘根盒的防水性能以外,还具有可以延长盘根磨损时间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光杆,2-盘根帽,3-盘根筒,4-盘根填充物,5-通孔,6-黄油缸,7-黄油嘴,8-黄油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所示,该种改进型油井盘根盒,包括可供光杆1由中心穿过的盘根帽2以及容纳盘根填充物4的盘根筒3,其中所述盘根筒3的下端连接有一个环形的黄油缸6,此黄油缸6的外壁上开有黄油嘴7,黄油缸6的上、下两端则通过环形挡板封隔,由黄油缸的外壁和上、下环形挡板构成了一个黄油腔8,其中上端的环形挡板上开有可与盘根筒3相连通的通孔5。
使用时,将光杆穿过本种改进型油井盘根盒中心,抽油机井工作时,本种改进型油井盘根盒既可以有效防止产出液溢出,同时黄油又对光杆起到润滑作用,除了可提高盘根盒的防水性能以外,还具有可以延长盘根磨损时间的特点。
本种改进型油井盘根盒已于2008年年初开始在朝阳沟油田现场试验应用,目前已经安装在254口高含水油井上,统计应用前油井平均添加盘根周期不足10天,目前延长到180天以上,有效解决了高含水井井口频繁跑冒污油、污水问题,不但减少了员工油井盘根管理工作强度,还能够长期保持井场及周围环境清洁卫生,具有较高的环保意义。通过254口井实际应用效果统计,每年减少井口盘根“跑冒”现象达9056井次,减少更换盘根、清理井场工作时间22640小时,工时费按8.5元计算,累计节省工时费19.244万元;两年来节省原材料(胶皮圈、尼龙丝绳等)费用价值11.43万元;减少产量损失707.5吨,每吨原油价格按0.238万元计算,避免产量损失折合168.385万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72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