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部护具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7983.5 | 申请日: | 200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36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哲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钜锦兴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9/015 | 分类号: | A41D19/015;A63B7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晶晶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具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手部护具结构。
背景技术
参考图1,图中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具有手部保护结构的手套的立体图,如图所示,一般手套10具有一掌心部,于掌心部的一端缘形成有数个手指部(即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而于掌心部的另一端缘则形成有一开口部,此开口部供使用者插入手部以供穿戴该手套,再于该手套的正面组设有一层防滑层(图中未示),而于手套10内则组设有一手部护具101,此手部护具101具有适当弹性,且由掌心部延伸至各手指部;当使用者穿戴此手套10后,可由组设于开口部外围的魔鬼毡102来调整该开口部的宽度,以供配合使用者的手腕大小。
于进行工作或运动时,外界可能会对手部施压造成手部的伤害,尤其是手部的手指逆折导致筋骨断裂或拉伤的现象,然而,经穿戴手套10后,可由手部护具101来缓冲外界对手指的压力,即手部护具101可配合使用者的手指曲线,稍作逆折至消散外界所施予的压力;现有技术中的手套10的手部护具101通常以塑料、橡胶软质材料制成,经长期使用后会逐渐导致弹性疲乏,以致于使用者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受到外界压力的伤害,故现有技术中的手套10的手部护具101的构造具有待在改良的地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手套的保护构造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手部护具结构,其可组设于一手套内的手部护具结构改良,以供缓冲外界对于手部的撞击或推压所造成的伤害。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部护具结构,包括:
一固定单元;
多个手指保护单元,手指保护单元的一端组设于该固定单元,且该手指保护单元可形成第一弯折面和第二弯折面,其中第一弯折面形成有数个组设槽;以及
多个脊椎块,脊椎块相邻组设于该组设槽内之部分空间,且脊椎块之间相邻顶靠可限制该手指保护单元的第一弯折面的弯折度,而第二弯折面的弯折度不受该等脊椎块的限制。
所述手指保护单元的另一端组设有一指尖块。
所述固定单元可呈平板状。
所述固定单元表面形成有多个组设孔。
由所述组设孔延伸有一滑道至该固定单元的边缘。
所述手指保护单元的该一端形成有一扣合件。
所述手指保护单元的组设槽内形成有一销去部。
每两个该脊椎块之间形成有一衔接点。
所述衔接点呈向外突出,而对应于该手指保护单元表面的固定槽。
所述衔接点中央形成有一切割,由该衔接点可由该切割作向中央开合的动作。
本实用新型手部护具可组设于一手套内,而当使用者手部受到外界的撞击或推压时,手指保护单元由销去部的弹性,延着手指的逆向弯折直到组设槽两端完全填补其残留的空间并与脊椎块紧密靠合,此时,每两个脊椎块之间也紧密靠合以便固定手指保护单元的型状,而同时由此手指保护单元的固定型状可限制手指持续逆向弯折,即可达到缓冲外界压力并保护手指筋骨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具有手部保护结构的手套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手部护具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手部护具的手指保护单元的构件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手部护具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手部护具的逆向弯折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手部护具的正向弯折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手部护具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手部护具的逆向弯折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钜锦兴业有限公司,未经钜锦兴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79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