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隐形通气道循环透气鞋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8198.1 | 申请日: | 200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08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启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启贤 |
主分类号: | A43B7/08 | 分类号: | A43B7/08;A43B7/32;A43B13/14;A43B13/18;A43B17/02;A43B1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兴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 蕴;王福庄 |
地址: | 325000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隐形 通气 循环 透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特别涉及具有透气、防水功能的一种隐形通气道循环透气鞋。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鞋普遍透气性差,虽有部分在鞋帮上设有透气孔,但脚底的汗液仍不能很快排出,穿久了容易导致脚臭、脚气的发生,特别是在冬天,容易出汗的脚,使鞋内又湿又冷,进而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现在还有一种在鞋底与地面接触的鞋掌部分设有透气通孔的透气鞋,虽然透气性好,但由于透气孔直接与地面接触,容易把雨水、灰尘带入鞋体内,导致鞋体内潮湿,引起足疾。
有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创作人根据实际经验,研究、开发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要提供一种隐形通气道循环透气鞋,以解决使其具透气、防水功能的技术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隐形通气道循环透气鞋,包括鞋底、中底、鞋帮及鞋垫,其特征是:鞋底的前掌底侧设有前凹槽,鞋底的后跟底侧设有开口的后凹槽,鞋底的后跟内侧设有上凹槽,前凹槽及后凹槽上各自开设有多条内通气道,该些内通气道上开设有多个与鞋底内侧贯通的上通气孔,前凹槽内装设连接有前掌减震片,后凹槽内装设连接有后跟减震片,前掌减震片及后跟减震片的中心区域各自开设有多个贯通式下通气孔,下通气孔上表面一次成型的覆设有纳米防水透气纤维布,该些下通气孔与前凹槽及后凹槽内的内通气道贯通,并与对应的上通气孔形成错位排列,该鞋底的前掌内侧连接有前防水透气层,鞋底的后跟上凹槽内连接有后防水透气层;
该上凹槽内的后防水透气层上装设有框型减震块;
该鞋底的前防水透气层与框型减震块上方装设有多孔的透气中底,透气中底上装设有透气鞋垫;
该前掌减震片及后跟减震片上开设的下通气孔为喇叭口式,内侧孔径小于外侧孔径,该下通气孔为圆形、方形或多角形;
该前凹槽内装设连接的前掌减震片及后凹槽内装设连接的后跟减震片为点胶连接、边缘刷胶连接或直接一次成型;
该前、后防水透气层包括有外密封框及中心的弥散性透气材料层,弥散性透气材料层上覆设有防水透气膜,前、后防水透气层与鞋底的连接为点胶连接、边缘刷胶连接或直接一次成型。
本实用新型由于鞋底、中底、鞋垫均有通气孔,鞋内的浊气可以顺利的从通气孔透出,鞋外的新鲜空气也会渗入鞋体内,同时鞋底内侧设有防水透气层,鞋底底侧有前掌减震片及后跟减震片,前掌减震片及后跟减震片的中心区域开设有多个贯通式下通气孔,下通气孔上表面一次成型覆设有纳米防水透气纤维布,该些下通气孔与鞋底前凹槽及后凹槽内的内通气道贯通,并与上通气孔形成错位排列,气流走向贯通,并通过模具灌注方式将纳米防水透气纤维布镶嵌于前掌减震片及后跟减震片的下通气口部位一次成型,形成循环透气阻水,防止了地面的雨水及泥土从鞋底的下通气孔内直接渗透到鞋体内,使鞋子保持干爽、清洁,改善人体脚部卫生,提高了人体行走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优点如下:
1、本实用新型具有透气、排汗、防臭、减震,又兼具防水、防刺穿性能,穿着干爽、卫生,有利人体健康。
2、本实用新型适用范围广,可用于皮鞋、棉鞋、休闲鞋、旅游鞋及运动鞋等,更具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鞋底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鞋底前掌及后跟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前防水透气层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后防水透气层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框型减震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启贤,未经陈启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81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