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悬浮式海底建筑物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28240.X | 申请日: | 200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47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许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春生 |
主分类号: | E02D29/09 | 分类号: | E02D29/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浮 海底 建筑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浸没于海水域中的建筑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浮式海底建筑。本实用新型的建筑主要应用于海底酒店、海底宾馆、海底娱乐观光场所、海底基地.、海洋生物观测站等。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海底建筑主要形式是海底隧道,其目的是:为了缓解横跨海峡、海湾之间的交通压力,便于两岸人员和货物的往来,不妨碍船舶航运、不影响生态环境等。海底隧道是一种非常安全的全天候的海底通道,主要用途是交通。
现有技术中海底隧道工程主要有两种方法:1)一种方法是在距海底一定深度的岩层或土层中挖孔建成海底隧道,这种方法工期长,施工难度高,工程造价高,危险系数大;例如:盾构施工法或者采用全断面掘进机2)另一种方法是将分节预制的筒状结构件放置于海底表层或浅土层中,做止水连接而形成海底隧道。但是,这种方法受海底地质影响较大,通常需要在施工处的海底注浆,以加固、填平海底。
有新闻报道称在斐济、青岛均在建造海底宾馆、酒店。但均未公开其建筑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
经检索,也未发现其他非交通用途海底建筑物的文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浮式的海底建筑物,它通过海底打桩,然后将预制的建筑物连接于固定桩上形成了悬浮式的海底建筑物。主要应用于海底宾馆、酒店、旅游观光、基地、海洋生物观测站等。
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悬浮式的海底建筑物,其特征是,包括海底建筑物和海底固定桩,海底建筑物整体密闭防水,海底固定桩与海底建筑物用锚钩连接;满载时海底建筑物的质量小于建筑物所排海水的质量。
所述海底建筑物是在陆地上预制的,在建筑物上设置垂直式或斜坡式进出口。
所述海底建筑物为一层或者多层结构。
所述海底建筑物形状为规则形状或者不规则形状。所述海底建筑物形状为拱形、方形、锥形、椭圆形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所述海底建筑物具有窗口,窗口材质为高强度透明材料,所述高强度透明材料是亚克力、钢化夹胶玻璃或高强度玻璃幕墙。
所述建筑物是单体的或者组合式的,组合式各构件之间用密闭防水的舱门做止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悬浮式海底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在海岸边挖一个大小、深浅和建筑物尺寸相匹配的池子,池底低于最低潮位线,在池子四周做防潮围堰,在池内预制好建筑物构件,并做好建筑物整体的密闭防水,满载时海底建筑物的质量小于建筑物所排海水的质量;
2)在预定海域预制固定桩,固定桩整体强度大于建筑物质量与建筑物排水量之差;
3)在低潮时将围堰推掉,建筑物随涨潮浮起,用拖轮将建筑物构件拖到指定位置,将所有建筑物构件在水面连接为一整体,向建筑物整体注入海水使之缓慢下沉到预定位置,将建筑物构件与固定桩用锚钩连接;
4)将建筑物构件中的海水抽出,此时,建筑物固定于海水中;
5)进入海底建筑物中进行装饰装修工作。
所述的建筑物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处理海底地面,只是依据地形浇筑固定桩即可;另外,本实用新型施工方法,运送、安装建筑物简单,与现有技术相比成本大大降低;
2)本实用新型施工方法简单,可降低施工难度;
3)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海底酒店、海底宾馆、海底娱乐观光场所、海底基地.、海洋生物观测站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海底建筑物,2为海底固定桩,3为海底地面,4为斜坡式进出口,5为垂直式进出口,6为海岸。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悬浮式海底建筑物,包括海底建筑物1和海底固定桩2,海底建筑物1为多个拱形窗口的长方形建筑物构成,整体密闭防水;海底固定桩2与海底建筑物1用锚钩连接;满载时海底建筑物的质量小于建筑物所排海水的质量。海底固定桩2浇筑在起伏的海底地面3上,海底固定桩2的强度应该大于海底建筑物1的质量与海底建筑物1排水质量之差;海底建筑物1设有斜坡式进出口4,其一端连接海底建筑物1,另一端设置在海岸6上,人从海岸6的入口可进入海底建筑物1;海底建筑物1还可设有垂直式进出口5,其一端与海底建筑物1连接,另一端浮在海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海底建筑物1可以建成各种形状,前提是能承受预定深度的海水压力;也可以使多层结构。为了便于观赏海底景色,在海底建筑物1上还设有窗口,窗口的材质采用高强度的材料,例如:材质为亚克力或者钢化夹胶玻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春生,未经许春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82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