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通过式振动光整线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8350.6 | 申请日: | 200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54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沈熙平;高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熙平;高建伟 |
主分类号: | B24B31/06 | 分类号: | B24B31/06;B24B3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通过 振动 光整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对零件进行去毛刺、光整、清洗、烘干的设备,特别是一种可以连续进行一次完成对零件的去毛刺、光整、清洗、烘干的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光整设备,在对零件进行去毛刺、光整、清洗、烘干的时候,一般是不连续的,所以工作效率低,设备占用空间大,光整的效果也欠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光整设备工作效率低、光整的效果差的缺陷,发明一种结构紧凑、造型美观、功能齐全、自动化程度高、光整效果好的连续通过式振动光整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按如下的方式来实现的:所述连续通过式振动光整线,包括一底座,底座上设有振动传动系,底座上于振动传动系统的两侧设有多个弹簧,弹簧上设有振动工作槽,振动工作槽通过PV接头连接有振动传送装置。
所述振动工作槽用钢板焊接而成,槽的内壁涂衬PU。
所述底座的下面设有避振脚垫。
所述底座用钢板焊接而成,内腔充满混凝土。
所述振动传动系统由电机和振动器组成,电机通过联轴装置与振动器连接,振动器包括一轴承座,轴承座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偏心块。
所述轴承座两端的偏心块成有一个夹角。
所述振动器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相邻的振动器是通过联轴装置而串联之。
所述联轴装置包括一左一右的两个联轴器,该两个联轴器通过联结轴连接于一体。
所述联接轴上套有波纹管套,波纹管套外面设有罩壳。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除适用一般普通形状的工件外,还适用于中型或较大型、较长型、异型复杂的金属或非金属工件表面的去毛刺、去氧化皮及光饰工艺加工;光整后的工件不破坏和改变原有的尺寸精度,而且更美观、耐用、清洁;由于该设备可连续运行,所以适合于大批量的连续生产;由于工件是通过上料机构间隔投入的,所以工件之间不会因碰撞而磕伤表面;由于光整工件槽容器内衬的是聚胺脂胶(PU),故而耐油、耐酸、耐碱、耐磨;由于光整加工采用湿式加工,所以工件环境无粉尘污染;由于自动化程度高,每条生产线只需2—3人操作,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是振动传动系统结构图
图中:1 底座 2 振动传动系统 3 弹簧
4 振动工作槽 5 PV接头 6 振动传送装置
7 避振脚垫 8 电机 9 轴承座
10 偏心块 11 联轴装置 12 联轴器
13 联结轴 14 波纹管套 15 罩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所述连续通过式振动光整线,包括一底座1,底座1上设有振动传动系统2,底座1上于振动传动系统2的两侧设有多个弹簧3,弹簧3上设有振动工作槽4,振动工作槽4通过PV接头5连接有振动传送装置6。
所述振动工作槽4用钢板焊接而成,槽的内壁涂衬PU。PU内衬耐磨、耐酸、耐碱,它不仅可防工件在加工过程中被划伤,而且可减少噪音,延长工件槽的使用寿命。
所述底座1的下面设有避振脚垫7。避振脚垫7具有较强的抗振动能,它能使通过式光整机在工作过程中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所述底座1用钢板焊接而成,内腔充满混凝土。
如图2所示,所述振动传动系统1由电机8和振动器组成,振动器包括一轴承座9,轴承座9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偏心块10,电机8通过联轴装置11与振动器连接。
所述轴承座9两端的偏心块10成有一个夹角。在使用中,每套振动器的偏心块10的夹角、方向都应调整一致。
所述振动器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相邻的振动器是通过联轴装置11而串联之。
所述联轴装置11包括一左一右的两个联轴器12,该两个联轴器12通过联结轴13连接于一体。
所述联接轴13上套有波纹管套14,波纹管套14外面设有罩壳15
具体工作时,工件由上料输送机构连续输送入振动工作槽内,振动工作槽下部的振动传动系统高速旋转产生强大的激振力,通过弹簧的作用使振动工作槽产生规律性振动,振动工作槽中的切削磨块和工件在容器中作环状螺旋运动,互相挤压磨削,把工件的毛刺及氧化层去掉。去毛刺后的工件及磨块从工振动工作槽的出口进入振动分选清洗机将工件和磨块分离,分离后的磨块进入磨料返回输送机送至光整机工作槽容器内循环工作,小的废磨块及碎片进入废料收集箱,同时工件进入分选清洗机的清洗室进行清洗,清洗干净的工件再进入网带式烘干机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后的工件再进入后道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熙平;高建伟,未经沈熙平;高建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83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