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身凹陷修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8400.0 | 申请日: | 2008-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41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伟 |
主分类号: | B60S5/00 | 分类号: | B60S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0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凹陷 修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修理工具,具体说是一种车身凹陷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爱车会不经意的受到损伤,尤其是车身很多的小凹陷部分,进店修理维持费用会很大,不修理又感觉不舒服。针对车身凹陷修理方面存在的矛盾问题,为此需要一款适合有车族自己可以修理车身凹陷的,价格低廉的,又携带方便的车身凹陷修复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修复车身凹陷的车身凹陷修复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车身凹陷修复装置,包括一支架,支架两端各设有一支脚,支架中部开孔;一吸盘,吸盘下端呈球面或者平面结构,吸盘上端固定有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穿过支架中部的孔,连接螺杆上端设有调节螺母。
所述吸盘下端的球面上设有环纹结构。
所述调节螺母的横截面呈“十”字形,也可以是其它便于操作的形状。
所述支架两端沿支架长度方向,分别开有一条形槽孔,所述支脚上端连接有螺杆,螺杆穿过条形槽孔,螺杆上端连接固定螺母。
适用本实用新型修复车身凹陷的过程如下:将吸力胶棒熔解,涂于吸盘球面上,将吸盘固定在车身凹陷处,2-3分钟胶水粘合后,将吸盘上的连接螺杆穿过支架中部的孔,旋上调节螺母,将支架和支脚固定,然后继续旋转调节螺母,将吸盘旋转拉起,提拉车体凹陷处,此时吸盘可以自由脱落,用塑料铲铲除杂物,打上砂蜡修理即可。如果吸盘因为粘的过于牢固,不能自由脱落,可以使用溶解水,溶解后,在用塑料铲铲除杂物,打上砂蜡修理即可。根据车身凹陷的大小和形状,可以选择合适的吸盘进行修复。一套车身凹陷修复装置,可以配备多种,不同型号的吸盘,方便实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对车身的凹陷具有很好的修复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吸盘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车身凹陷修复装置,包括一支架1,支架1两端各设有一支脚2,所述支架1两端沿支架长度方向,分别开有一条形槽孔3,所述支脚上端连接有螺杆,螺杆穿过条形槽孔3,螺杆上端连接固定螺母5,支架中部开孔6;一吸盘7,吸盘下端呈球面,吸盘上端固定有连接螺杆8,所述连接螺杆8穿过支架中部的孔6,连接螺杆8上端设有调节螺母9,所述吸盘7下端的球面上设有环纹结构10,可以增加吸附力,所述调节螺母的横截面呈“十”字形,便于用手直接进行松紧调节。
当然,支脚也可直接固定连接在支架的两端,不过采用上一实施例的方式,更方便调整两个支脚之间的距离。其中支脚部分的结构可参考图3吸盘部分的结构。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先根据车身凹陷,选择适当的吸盘,用“熔胶枪”把“吸力胶棒”熔解,涂于吸盘球面上,将吸盘固定在车身凹陷处,2-3分钟胶水粘合后,将吸盘上的连接螺杆穿过支架中部的孔,旋上调节螺母,将支架和支脚固定,然后继续旋转调节螺母,将吸盘旋转拉起,提拉车体凹陷处,此时吸盘可以自由脱落,用塑料铲铲除杂物,打上砂蜡修理即可。如果吸盘因为粘的过于牢固,不能自由脱落,可以使用溶解水,溶解后,在用塑料铲铲除杂物,打上砂蜡修理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伟,未经田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84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