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式数字相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8840.6 | 申请日: | 2008-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15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林资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7/48 | 分类号: | G03B17/48;H04N5/22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数字相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复合式数字相机,特别是一种结合数字相机及摄影机功能的复合式数字相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数字相机已成为广受消费者的喜爱的电子产品之一,而随着数字科技的进步,数字相机的功能也逐渐趋于多样化。举例而言,现今市面上许多数字相机除本身既有的拍照功能外,更附加基本的摄影功能,以因应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而选择取得静态照片影像或动态影像,节省一般消费者为了不同功能必须购入数字相机及摄影机的花费,且减轻需要同时携带多台机器所造成的负担。虽然此类数字相机整合了拍照及摄影的功能,但由于拍照及摄影均使用同一个镜头模块以取得影像,一次仅能使用单一种功能,不若同时持有数字相机及摄影机时可灵活置换操作的情况。因此整合型式的数字相机于使用上亦有其优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结合数字相机及摄影机功能的复合式数字相机,且摄影机可机动性的进行拍摄动作。
为达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数字相机包括相机本体及摄影机。相机本体包括接收模块及传输接口。摄影机是可拆装地结合于相机本体,摄影机包括无线传输模块及对应传输接口;当摄影机自相机本体分离使用时,经摄影机所取得的动态影像信息可由无线传输模块传输至接收模块;当摄影机与相机本体相结合时,传输接口是与对应传输接口电性连接,以使摄影机所取得的动态影像信息可直接传输至相机本体。由此设计,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数字相机将摄影机拆下后便于握持,能进行任意位置或角度的摄影,且可同时使用相机及摄影机取得影像,大幅地提升了使用上的便利性及机动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数字相机,具有结合数字相机及摄影机的功能,且摄影机可机动性的进行拍摄动作。
附图说明
为能让审查员能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出较佳实施例说明如下,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数字相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数字相机的摄影机与相机本体结合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数字相机的摄影机与相机本体分开使用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数字相机的系统方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请先参考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数字相机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数字相机1包括相机本体10及摄影机20。相机本体10包括接收模块11、固定结构12、传输接口13。摄影机20是可拆装地结合于相机本体10,摄影机20包括无线传输模块21、对应传输接口22及对应固定结构23。摄影机20的对应传输接口22对应于相机本体10的传输接口12,且摄影机20的对应固定结构23对应于相机本体10的固定结构13。由相机本体10可取得静态影像信息,而由摄影机20可取得动态影像信息。
以下请一并参考图1及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数字相机1结合摄影机20与相机本体10的立体图。如图1及图2所示,当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数字相机1的摄影机20与相机本体10相结合时,由摄影机20的固定结构23配合相机本体10的固定结构13所形成的卡固效果,使得摄影机20固定于相机本体10,且对应固定结构23与固定结构13可为任何具固定功能的结构组合型式,例如卡合件与卡槽、凸块与滑槽等。此时,摄影机20的对应传输接口22与相机本体10的传输接口12因接触而呈电性连接状态,因此经摄影机20所取得的动态影像信息可直接传输至相机本体10;且相机本体10亦可藉由对应传输接口22与传输接口12以对摄影机20直接供电。此外摄影机20还包括一凸起部24,使得摄影机20结合相机本体10时,凸起部24凸出于相机本体10的表面,以提供类似握把的功能,辅助使用者较稳固地握持住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数字相机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88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