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热分离的LED光引擎模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9000.1 | 申请日: | 200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18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廖本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9/00 | 分类号: | F21V29/00;F21V23/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单兆全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热 分离 led 引擎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类,特别涉及一种电热分离的LED光引擎模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发光二极体已经是近年来最重要的一种发光源了,由于发光二极体具有发光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不易损坏、耗电量少、环保与体积小等优点,早期由于发光亮度不足常常被应用在指示灯与显示板的发光上,但近年来由于材料及技术的突破,发光二极体的发光亮度已经有了非常多的提升,尤其是白光发光二极体的出现,更使得发光二极体渐渐的取代目前传统照明设备。
然而,发光二极体在长时间使用时,其所发出的能量必须利用散热器有效的排出,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一般常用的LED散热模组1包括有散热器11、铝基板12与LED发光模组13,其中铝基板12呈片状,铝基板12设置在散热器11上,并且铝基板12上设置有一层具绝缘特性且导热效果良好的介电层,铝基板12上设置有电路,LED发光模组13设置在铝基板12上,且LED发光模组13延伸有至少一接触端131,该接触端131可电性连接电路;其中,LED发光模组13与铝基板12间涂布有一层散热膏132,藉以得到较佳的导热效果;
藉由上述结构,LED发光模组13可利用电路完成串并联,并且LED发光模组13的热量也可以藉由介电层传导至散热器11以进行散热。
但上述LED散热模组1在使用时,仍存在下列问题:
一、常用的LED散热模组1虽然已经可以利用铝基板12以同时达到电性连接以及散热的功效,但其热传导顺序是先由LED发光模组13传导至散热膏132,散热膏132再将热量传导至铝基板12,铝基板12再将热量传导至散热器11来达到散热的目的,但热量传导的媒介越多,量后经由散热器11所散发的热量却越少,进一步造成了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二、铝基板12虽然同时具有电性连接以及散热的功效,但铝基板12也因为具有此种优异的特性造成了价格非常昂贵,这样会造成制造成本高,对厂商及消费者都是一大负担,需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热分离的LED光引擎模组,解决了常用LED散热模组散热效果不佳及成本高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有散热器;至少一发光模组,延伸有至少一接触端,该发光模组设置在散热器上;印刷电路板,穿设有至少一个收容该发光模组的孔洞,该印刷电路板固定设置在散热器上,且该印刷电路板设置有与接触端电性连接的电路;
印刷电路板通过螺固元件固定设置在散热器上;
印刷电路板为多层;
散热器为鳍片式散热器;
接触端电性连接至电路通过焊锡固定;
发光模组为发光二极体模组;
接触端延伸有接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发光模组的热量直接传导到散热器并藉由散热器排出,大大改善了散热效果;无需使用铝基板,降低了制造成本,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常用LED散热模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常用LED散热模组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之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3至附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电热分离的LED光引擎模组2包括散热器3,该散热器3可为鳍片式散热器3,藉以得到较佳的散热效果;
至少一发光模组4,该发光模组4延伸有至少一接触端41,该接触端41可延伸为接脚,并且发光模组4设置在散热器3上;
印刷电路板5,该印刷电路板5穿设有至少一个可供收容发光模组4的孔洞51,该印刷电路板5以螺固元件52固定设置在散热器3上,并且印刷电路板5的底面设置有可供接触端41进行电性连接的电路,接触端41可利用焊锡42固定在电路上,印刷电路板5可为多层。
如附图7所示,引擎模组2包括散热器3,该散热器3可为鳍片式散热器3,藉以得到较佳的散热效果;
至少一发光模组4,该发光模组4延伸有至少一接触端41,该发光模组4可为表面黏着型发光模组4,并且发光模组4设置在散热器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绿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90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结构
- 下一篇:照明装置以及具备该照明装置的输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