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对接磁力发条驱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0320.9 | 申请日: | 2008-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82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秦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丰伟 |
主分类号: | F03G1/02 | 分类号: | F03G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2473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接 磁力 发条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力弹簧发条驱动装置,尤其是涉及磁力发条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200720175179.X的中国专利是本发明人提出的一种《磁力发条》,其盘簧体的内、外层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磁铁层,相邻盘簧体表面的磁铁层极性相同。但是,这种磁力发条的应用领域仍有待进一步开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接磁力发条驱动装置,其发条驱动装置对接设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发条驱动装置为对称设置的双向驱动机构,包括外壳6、动力输出轴1、磁力发条1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条驱动装置设置在外壳6内,发条壳14以动力输入轴19为中心两侧对称设置;发条壳14内对接有若干个发条轴13和一个动力输出轴1,发条轴13的内外侧分别设置棘轮机构7、8,发条轴13的外周面10上固连有磁力发条11的一端,磁力发条11的另一端固连在发条外套12的内侧,发条外套12通过套筒9与发条壳14相联接;所述动力输出轴1上设置有齿轮2,该齿轮的两侧分别啮合有齿轮3,该齿轮3的轴4分别设置在外壳6与发条壳14之间;齿轮3的另一啮合点是齿筒15的内齿5;所述动力输入轴19上设置的齿轮18与两个发条壳14之间设置的齿轮17相啮合,所述齿轮17是通过轴16与两个发条壳14相联接的;所述齿轮17又与齿筒15的内齿5相啮合;磁力发条11两侧设置磁性材料20。
本实用新型通过磁力发条蓄积弹性势能。具有发力持久,作功时间长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磁力发条11的横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发条驱动装置为对称设置的双向驱动机构,包括外壳6、动力输出轴1、磁力发条1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条驱动装置设置在外壳6内,发条壳14以动力输入轴19为中心两侧对称设置;发条壳14内对接有若干个发条轴13和一个动力输出轴1,发条轴13的内外侧分别设置棘轮机构7、8,发条轴13的外周面10上固连有磁力发条11的一端,磁力发条11的另一端固连在发条外套12的内侧,发条外套12通过套筒9与发条壳14相联接;所述动力输出轴1上设置有齿轮2,该齿轮的两侧分别啮合有齿轮3,该齿轮3的轴4分别设置在外壳6与发条壳14之间;齿轮3的另一啮合点是齿筒15的内齿5;所述动力输入轴19上设置的齿轮18与两个发条壳14之间设置的齿轮17相啮合,所述齿轮17是通过轴16与两个发条壳14相联接的;所述齿轮17又与齿筒15的内齿5相啮合;如图2所示,磁力发条11两侧设置磁性材料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丰伟,未经秦丰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03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输送机
- 下一篇:一种溢流管自动装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