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30593.3 | 申请日: | 200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97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熊大钧;邓铭宗;陈宏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车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定位精准度的提升以及产品价格的下降,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也逐渐多元化。目前,市场上最热门的汽车电子应用就是车用导航装置。
市场上的车用导航装置一般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常见于原装市场的嵌入式导航装置(Embedded Navigation Device),而第二类则是可携式导航装置(Portable Navigation Device,PND)。
上述的两大类别是依据安装类型来加以区分,嵌入式导航装置通常为原厂安装,在出厂之前已与车体直接结合,并通过车上的荧幕来显示相关导航资讯,以整合性的功能为其主要诉求。
而可携式导航装置则是利用可拆卸的支撑装置(或称车架;Cradle)将其安装于挡风玻璃或是车内其他地方。由于可携式导航装置并未与车内其他电子系统连结,所以是以导航功能为主要诉求,也可以辅加简单的音乐或影像播放功能。相较于嵌入式导航装置,可携式导航装置具有携带方便、产品选择多、价钱较低,以及安装时简单且不需改装车辆等优点。
参阅图1,现有的支撑装置11一般采用上下挟持的固定方式以将导航装置12加以固定。支撑装置11包含一个基座111、一个立板112,及一个卡合部113。利用卡合部113与基座111的上下挟持以固定导航装置12。
但是,利用上下挟持的方式固定导航装置12的支撑装置11的体积较大,因而较不美观。此外,在反复地拆装时,卡合部113也会造成导航装置12上表面的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且美观的支撑装置。
于是,本实用新型支撑装置供一电子装置固定用,该支撑装置包含一基座及一锁定单元。该基座为一中空壳体。该基座的前侧下方凸设有一结合块,该电子装置卡设于该结合块。该锁定单元包括一滑块、一弹性元件及一按钮。该滑块安装于该基座内并可相对于该基座前后滑动。该滑块的前端凸伸穿设于该基座的前侧并可伸入该电子装置背面的锁定孔中以将该电子装置的位置锁定。该滑块具有一第一斜面部。该弹性元件设置于该滑块与该基座之间且恒将该滑块朝该锁定孔偏压。该按钮具有一第二斜面部。当按压该按钮时,通过该第二斜面部与该第一斜面部的导引配合使该滑块向后滑动并脱离该锁定孔。
较佳地,该按钮位于该滑块上方并且局部外露出该基座顶侧而可供按压,该第二斜面部与该第一斜面部接触,当该按钮受按压,该第二斜面部对该第一斜面部产生一往后的推力,使该滑块往后位移并且压缩该弹性元件。
较佳地,该基座包括前后相结合的一第一壳体及一第二壳体,该第一壳体形成有一穿孔,该滑块的前端可弹性的往前由该穿孔凸出该第一壳体,该结合块位于该第一壳体的前侧下方。
较佳地,该支撑装置更包含一电路单元,该电路单元设置于该基座内,该电路单元与该电子装置电连接。
较佳地,该结合块的左右二侧分别形成有一导槽与导块其中之一,该电子装置背面的下方设有一结合部,该结合部界定出二分别卡设于对应导槽与导块其中之一的导块与导槽其中另一。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以锁定单元配合底部结合块的支撑,不仅支撑装置能以较小的体积发挥其支撑及固定的作用,并且提升整体外型的美观,且通过第一斜面部与第二斜面部的结构配合,在操作上也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立体图,说明现有的支撑装置;
图2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支撑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与一电子装置;
图3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
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说明按钮尚未被按压;
图5是类似于图4的视图,说明该按钮被按压,使该滑块的前端部缩回;
图6是一类似于图4的视图,说明该滑块的前端部尚未伸入电子装置背面的锁定孔;及
图7是一类似于图4的视图,说明该滑块的前端部伸入电子装置背面的锁定孔。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 支撑装置
3 基座
31 第一壳体
311 穿孔
312 结合块
313 穿孔
314 导槽
32 第二壳体
321 容置槽道
322 穿孔
323 穿孔
324 穿孔
325 穿孔
4 锁定单元
41 滑块
411 前端部
412 肩部
413 第一斜面部
42 弹性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05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顶篷板材接触式加热结构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刹车时误踩油门情况的刹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