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自动闭合的铰链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0600.X | 申请日: | 200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21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黄新将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朝弘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10 | 分类号: | F16C11/1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地址: | 215143江苏省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闭合 铰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自动闭合的铰链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已是现代人人手一机的必备物品,例如手提电脑、电子字典等,大都采用一枢钮装置7连设于面板与基座间,使其具有相对转动翻盖并随时定位作操作使用,该铰链装置以笔记型电脑为解说例,如图1,是由一转动件70、一限位件71、一固定件72、一定位件73、一顶迫件74及一弹力件75所组成;转动件70是组设于一电子产品76的面板77,固定件72组设于电子产品76的基座78,转动件70的轴体700穿过限位件71、固定件72,再将定位件73、顶迫件74及弹力件75套设于轴体700另一端而结合成一体,由定位件73是固设于固定件72上是固定不动的,而限位件71及顶迫件74则与转动件70是一体的,借由面板77连动转动件70的轴体700,促使弹力件75迫顶顶迫件74并与定位件73产生靠合迫紧定位作用,产生强大的摩擦力,并利用限位件71与定位件的限位部的相互作用,使转动件70相对固定件72作随时的定位及限位的转动,随时的定位代表面板77的盖、合都可随掀随定位,不会瞬间盖下的缺失,其缺点为由于顶迫件74与定位件73具有极大的摩擦力,如图2,因此,当要将面板在即将闭合的小角度时,仍需施力才能加以盖合,甚至,仍有微微“开口笑”的情形,因此,通常需要在借助锁扣件加以锁扣,如此一来,反而增加零组件,外观亦不够美观,因此如何构思制造出一种不须锁扣件栓锁,而可于盖合时自动闭合的铰链装置,是一进一步可作改进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凸部与相邻接凹部的交接处为一缓降斜面的设计,使得面板在将要闭合时,借弹力使一者的凸部自然滑下缓降斜面与另一者的凹部契合的自动闭合的铰链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自动闭合的铰链装置,包含:
一转动件,受一电子产品的面板所连动,设有一轴体;
一固定件,穿设有轴孔,该固定件固设于该电子产品基座上,并以轴孔穿设于转动件的轴体;
一定位件,一面设有凸部及凹部,各凸部与相邻接凹部的交接处为一缓降斜面,中央部位对应设有轴孔,以轴孔穿设于转动件,受固定件定位不动;
一相对于定位件动作的顶迫件,设有轴孔并以轴孔穿设于转动件的轴体并受其连动,且将固定件及定位件作夹置,再者对应于定位件所设的凸部及凹部设有与之吻合的凹部与凸部,各凸部与相邻接凹部的交接处亦为一缓降斜面;及
一弹力件,包括一锁件及数个弹性件,各穿设有轴孔并以轴孔穿设于转动件的轴体,锁件并锁组定位于轴体端,将固定件、定位件及顶迫件作夹置;
于电子产品的面板上掀下盖连动时,顶迫件与定位件的凸部与凸部间产生强大摩擦阻力提供定位,并借由定位件一面所设有的凹部及一缓降斜面,使得面板下盖至最后小角度时,受弹力件的顶迫使得顶迫件的凸部顺着缓降斜面滑下,而落入定位件的凹部,面板即自动闭合。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可自动闭合的铰链装置,包含一转动件、一固定件、一定位件、一顶迫件及一弹力件;转动件是受一电子产品的面板连动,固定件组设于电子产品的基座,转动件的轴体穿过固定件、定位件、顶迫件及弹力件结合成一体,固定件与定位件是固定不动,定位件与顶迫件相互接触的一面为相互吻合的凸部与凹部,各凸部与相邻接凹部的交接处均为一缓降斜面,借由面板连动转动件转动促使弹力件迫顶顶迫件并与定位件相互迫顶的一面产生迫紧定位作用,使面板的掀动可随时定位,且面板在将闭合的小角度时,因弹力件的施力使一者凸部自然滑下缓降斜面与另一者的凹部契合,使得面板得以自动闭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凸部与相邻接凹部的交接处为一缓降斜面的设计,于闭合时,借弹顶施力使一者的凸部自然滑下缓降斜面与另一者的凹部契合,使一电子产品的面板与基座在作盖合操作时,于闭合的小角度时可作自动闭合。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铰链装置及组装于笔记本电脑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铰链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自动闭合的铰链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3在将闭合的小角度时,定位件的凸部、凹部与顶迫件的凹部、凸部将作完全吻合前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3定位件的凸部、凹部与顶迫件的凹部、凸部作完全吻合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4的侧视示意图;及
图7是图5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朝弘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朝弘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06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