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射流式曝气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0705.5 | 申请日: | 200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09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宇;丁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晓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31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流 式曝气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射流式曝气系统,主要应用于氧化沟和活性泥反应池的曝气。
背景技术
目前,射流曝气作为继鼓风曝气和机械曝气之后的第三类曝气方法,利用射流的紊动运动和剪切作用,切割气体和活性污泥絮体,产生微气泡和增强污泥活性的优势,获得极高的氧传递速率,以及构造简单、运行可靠、投资费用低等优点,在污水处理中具有极大的技术和经济潜力。公知的射流式曝气系统构造是由射流式曝气机、循环水泵、鼓风机组成。曝气机将由循环水泵压送的水经由水管、内喷嘴喷到气液混合室,与鼓风机通过空气管送入的空气混合后呈射流从外喷嘴射出。射流式曝气系统的关键在于喷嘴的结构及分布,不同的喷嘴结构及喷嘴分布的不同对曝气的效果有着极大影响。现在的喷嘴结构是通过谐振腔来使水与空气混合,达到提高气泡数量,减小气泡体积的效果,但结构较为复杂,体积较大,不便检修与更换。根据实际使用的效果来看,现有的喷嘴结构尚有进一步改进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现有射流式曝气系统的曝气效果,增加充氧率,同时满足曝气面积和曝气效率的需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射流式曝气系统,该曝气系统通过对喷嘴结构的改变,能够有效的提高曝气的效果,尤其是对于深层曝气的效果有明显的改善,便于安装和检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一种射流式曝气系统,包括射流式曝气机、循环水泵、鼓风机和反冲洗系统,所述射流式曝气机的外喷嘴通过进气管与鼓风机连接,外喷嘴内腔后部固定有内喷嘴,内喷嘴末端的进水管与循环水泵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喷嘴的轴线与外喷嘴轴线之间有5-10度的夹角,并且在其前端的锥形腔中设有能使内喷嘴喷出螺旋状水流的螺旋导流机构。
上述方案中,所述螺旋导流机构通过在内喷嘴锥形腔内壁上设置2-6条弯曲的导流片或导流槽,从而使内喷嘴喷出的螺旋状水流沿该导流机构螺旋线的切线方向喷射。
上述方案中,外喷嘴轴线与水平面呈5-10度夹角。
上述方案中,反冲洗系统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水管通过进水阀与循环水泵的进水口连接,出水管通过出水阀与循环水泵出水口连接,出水管另一端与内喷嘴进水管连接;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设有两根连接用的支管一和支管二,支管一中间设有阀门,两端分别连接水管和循环水泵出水口;支管二中间设有阀门,两端分别连循环水泵进水口和出水管。通过开闭不同的阀门,可以控制反冲洗系统的正常曝气状态与反冲洗状态的切换:当支管一和支管二上的阀门关闭而进水阀、出水阀开启时,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即曝气,水由进水管吸入循环水泵,由出水管喷出;当支管一和支管二上的阀门开启而进水阀、出水阀关闭时,系统处于反冲洗状态,水由出水管吸入循环水泵,由进水口排出,达到不排空池水即可清理堵塞物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原理在于,内喷嘴中的水流经过导流片喷出,由现有的直接喷出变成螺旋状喷出,增大了水流的喷出面积,使其与空气接触更充分,且水流接触外喷嘴管壁后继续沿螺旋状前进,增加水流与空气的接触时间。水流经过从内喷嘴沿螺旋线的切线方向喷出,在外喷嘴与进气管送入的空气混合并喷出。内喷嘴与外喷嘴的轴线呈5-10度夹角,使水流在外喷嘴内腔中变向流动,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与接触时间,同时让外喷嘴起到谐振腔的作用。外喷嘴与水平面呈5-10度夹角,使高含氧水与气泡可以冲到更深更远的位置,使空气充分溶解于水中,且具有较强的推流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曝气系统通过对喷嘴结构的改变,能够有效的提高曝气的效果,具有以下优点:
1.充氧率高。
2.具有良好的搅拌功能,能有效避免生物淤泥沉淀,适用范围广。
3.能耗低,运行成本小。
4.设备结构简单,安装和维护费用较低。
5.可使用反冲洗系统,避免异物堵塞时需排干池水修理的困难。
6.满足深层曝气所需,能通过增加池深来减少氧化沟的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喷嘴螺旋导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外喷嘴的轴向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反冲洗系统工作原理图。
图中:1.内喷嘴进水管,2.法兰,3.内喷嘴,4.螺旋导流机构,5.进气管,6.外喷嘴,7.进水管,8.出水管,9.循环水泵,10支管一上的阀门,11支管二上的阀门、12进水阀,13、出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晓,未经丁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07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