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式自行车车架及具有该车架的折叠式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31074.9 | 申请日: | 2008-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61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苏建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爵国际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9/00 | 分类号: | B62K19/00;B62K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乐慧;张 瑾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自行车 车架 具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自行车车架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折叠式自行车车架,其具有可扳转与限位功能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油价等燃油价格高涨,相对提高了一般民众交通成本的负担,迫使其寻找替代工具,因此使用自行车逐渐成为许多上班族人士或户外运动的主流趋势,但自行车结构在停放收纳时都需要占有一定空间,因此业界遂有提出以折叠式自行车为主要需求,利使用者将车体运载至郊外骑乘,或者进出室内场所、电梯或者储藏室内,可容易摆置。
公知的折叠式车架结构,会在车架上设有旋转收折装置,利用该旋转收折装置将前、后车架进行扳转而可缩短整体长度,便于使用者携带或摆置,但,公知的车架仅利用旋转收折装置作为前、后车架固定支撑点,在长时间使用后,不仅会破坏旋转收折结构,造成结构强度不够,且骑乘时也会有结合不完全而旋动分离等不安全的事情发生。
另外,车体在收折后,虽然可利用前、后轮保持平行,而便于使用者随身拖行,但公知车体结构在拖行时,容易因无法将前、后轮固定,导致在拖行过程车体会自行扳转复位,或者无法使前、后轮保持平行而增加拖行的困难度,造成使用者许多不便。
有鉴于此,为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惯用折叠式自行车的问题,并同时达到兼具外型美观;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文,详细说明该自行车车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前述缺点作出的改良设计,能够使整体结构更能符合使用需求及扩大可应用范围的折叠式自行车车架及具有该折叠式自行车车架的折叠式自行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折叠式自行车车架,其包括有:
前车架,在所述前车架后端设有轴向延伸的套管;
后车架,在所述后车架前端相对所述套管设有卡合管,在所述套管与所述卡合管之间设有能使所述套管套合在所述卡合管上而使所述前车架进行扳转动作与定位的定位装置;以及
能使所述前、后车架相互接合的卡扣装置,所述卡扣装置设在所述套管与所述后车架上。
一种具有所述折叠式自行车车架的折叠自行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定位装置,使套管能定位于卡合管上,并依使用状态令车体无论在展开或收折时都可稳固限位,避免公知车体在拖行时产生摇晃或脱离等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利用卡合管的上、下管组合,令套管套合于卡合管时,能由抵顶部支撑,借此强化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自行车车架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自行车车架的局部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自行车车架的扳转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自行车车架的扳转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自行车车架的扳转示意图(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自行车车架的收叠示意图;
图7为具有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自行车车架的折叠式自行车;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前车架 232:下管
11:套管 2321:枢管
111:第一穿孔 233:抵顶部
112:第二穿孔 24:按压杆
20:后车架 31:杆体
21:座管 40:卡扣装置
22:五通管 41:卡块
23:枢接部 42:结合槽
231:上管 43:快拆装置
2311:定位孔 50:折叠式自行车
2312: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为达上述目的、特征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首先,请先参照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并对应下列叙述,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自行车车架,其结构包括有:
前车架10,在前车架10后端焊固有轴向延伸的套管11,该套管11为中空管体,并固设在前车架10的后端,在套管11的管壁上穿设有相对的穿孔,分别为第一穿孔111与第二穿孔112(请参考图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爵国际兴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爵国际兴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10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