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强型羽毛球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1829.5 | 申请日: | 2008-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43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韩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冬 |
主分类号: | A63B67/18 | 分类号: | A63B6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011吉林省吉林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强型 羽毛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羽毛球,特别是涉及一种加强型羽毛球。
背景技术 在2008年奥运年之际,羽毛球运动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尤其是室内羽毛球运动,因不受天气影响,成为人们锻炼身体的最佳方式。室内羽毛球运动多采用中高档标准的比赛用球,它是用天然羽毛制作的,其使用性能好,但价格较高,而且天然羽毛的耐击打性差,击球时羽毛很容易被打断,增加了羽毛球运动的成本,使其成为“高消费运动”,影响了羽毛球运动的开展与普及。一种抗击打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可作为标准的室内比赛用羽毛球,目前还没有见到。1994年1月19日因费用终止的中国专利说明书CN-2063830U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羽毛球,其方法是在每根天然羽毛的羽轴中镶插入一根有较强弹性的带钩金属丝,用来提高羽毛的抗折强度,使羽毛球坚固耐用。但是由于这种羽毛球插入的是金属丝,其比重远远大于羽毛的比重,使羽毛球球裙的重量增加数倍,造成羽毛球整体比重失衡,且金属丝的钢性强,使羽毛失去了原有的弹性,严重影响了羽毛球的飞翔性能,由于存在这样的缺点,该种羽毛球尚未被生产和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强型羽毛球,该羽毛球的羽毛不易折断,羽毛球的使用寿命显著延长,且羽毛球的飞翔性能不受影响,可作为标准的室内比赛用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加强型羽毛球,包括球头、加强型复合羽毛、线圈等组成。其特征是:在室内标准羽毛球每根天然羽毛的羽轴中植入一根新型高科技非金属材料—超细碳纤维棒,制成加强型复合羽毛,继而制成加强型羽毛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①该羽毛球抗击打性能好,羽毛不易折断,节约了资源,符合北京2008年奥运会提出的“绿色奥运”的理念。②该羽毛球采用了新型高科技非金属材料—碳纤维,利用其密度小、强度高、韧性好等特点,在延长羽毛球使用寿命的同时,又不影响羽毛球的飞翔性能,仍可作为标准的室内比赛用球,符合“科技奥运”的理念。③该羽毛球耐打度提高,使用寿命延长,减少了购球的费用,有利于羽毛球运动的普及,符合“人文奥运”的理念。④该羽毛球的制作可利用室内标准羽毛球生产企业的现有设备,增加一道制作加强型复合羽毛的工序即可,由于该产品外形不变,抗击打性能提高,可作为原产品的加强型,延用原产品的品牌,只需在产品名称后用括号注明加强型即可,有利于产品的推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强型复合羽毛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的一种加强型羽毛球,包括球头(1)、加强型复合羽毛(2)、线圈(3)和线圈(4)。其制作工艺与室内标准羽毛球的生产工艺一样,分为制毛、制头和组合三个工段,不同的是在制毛工段,需将选好的天然羽毛用细钢针沿羽轴从羽根向羽尖方向插入,至距羽尖5毫米处拔出钢针,然后将一根长度比天然羽毛短5毫米的超细碳纤维棒蘸上羽毛球专用胶水,沿针眼植入天然羽毛的羽梗中,使超细碳纤维棒与天然羽毛牢固地结合成一体,制成如附图2所示的加强型复合羽毛,包括天然羽毛(5)和超细碳纤维棒(6)。然后进入制头和组合工段,继而完成加强型羽毛球的制作。
以采用直径为0.25毫米的碳纤维棒制作加强型复合羽毛为例,制作一个加强型羽毛球需要16根65毫米的碳纤维棒,碳纤维的比重一般在1.6左右,16根碳纤维棒总重量约为0.08克,由于加强型复合羽毛的重量在天然羽毛因粗细不同而产生重量变化的范围之内,对羽毛球的飞翔性能不会产生影响,因此加强型羽毛球仍可作为标准的室内比赛用球。又由于碳纤维的强度高,抗拉强度一般都在3500Mpa以上,是钢的7-9倍;韧性好,抗拉弹性模量为23000-43000Mpa亦高于钢,使加强型复合羽毛的抗击打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延长了羽毛球的使用寿命,节约了资源,减少了购球的费用,有利于羽毛球运动的普及。
加强型羽毛球的制作可利用室内标准羽毛球生产企业的现有设备,只需在制毛工段增加一道制作加强型复合羽毛的工序即可,由于该产品外形不变,抗击打性能提高,可作为原产品的加强型,延用原产品的品牌,只需在产品名称后用括号注明加强型即可,有利于产品的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冬,未经韩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18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