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置式对型材表面增亮的干式定型模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1869.X | 申请日: | 200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95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市耐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1/36 | 分类号: | B29C51/36;B29C51/42;B29C51/10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 霏 |
地址: | 244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表面 定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挤出成型过程中对挤出型坯进行冷却定型,并增加其表面光亮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塑料中空异型材挤出成型定型冷却装置只是采用真空外定型原理,即在中空的型材截面四周形成一定的负压力,而型材的中空内部和外界大气压互通,从而在型材截面的四周形成一定的压力差,保证热型坯与定型模型腔贴合,同时定型模水道内的冷却介质,用传导方式带走热量对其冷却定型。
在各种定型装置中,干式定型模是首选冷却定型装置。因在挤出定型时,型坯没有直接接触冷却介质,而是通过定型模内水路带走热量,进行缓冷却。因此,残留应力小,各方面力学性能优良,且不易产生变形、曲翘等缺陷。
型材的表面光亮,是型坯经定型模冷却、定型,同时通过定型模接触摩擦产生。为了对型材表面增亮,目前的干式定型模通常在型材进口端加装了一个外置光亮板,定型模及其光亮板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定型模的上、下盖板1、3上设有冷却水进、出水通道9、11和气室6,上、下型板2、4中设有数排对型材12表面抽真空的真空气道7和真空气孔8,以及直孔冷却通道10;光亮板固定在定型模的型材进入端,光亮板16内设有一条与型材12增亮表面平行的冷却槽,光亮板16上有与冷却槽相通的冷却水进、出口15、14,光亮板16与定型模上型板2之间设有对型材表面抽真空的抽气槽13,上型板2内开有与抽气槽13相通的引气孔,该引气孔与上型板2前端的真空气孔7相通,使得通气槽13与设在定型模上盖板1内的气室6相通,该光亮板16由定位销钉17与定型模进行定位。当型材12进入光亮板16中时,冷却水由进水口15进入冷却槽中,再由出水口14排出并带走热量,使型材增亮表面迅速冷却,同时负压装置通过设在定型模上盖板1上的真空抽气口5对气室6抽真空,通过真空气道7及引气孔及抽气槽13对型材12表面抽真空,使增亮表面紧紧吸附在型腔表面,增大了与型腔表面的磨擦,因而起到对型材表面增亮的目的。由于光亮板外置,使得定型模与挤出模头无法靠近,且光亮板的型腔面依靠定位销钉定位,因加工误差导致难以保证与主体型腔面齐平,同时引气孔无法加大来加强真空,主腔面又是用直孔冷却通道来冷却,无法保证型材增亮表面第一阶段均匀冷却,这样会大大降低增亮效果,同时又会造成与其他面的冷却不同步,拉抻不均匀,会降低型材的冷冲,加热后尺寸变化率等各种力学性能,甚至还可能导致型材弯曲。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外置式增亮装置存在的增亮效果差,各面冷却不同步、拉伸不均匀以及大面冷却不均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置式对型材表面增亮的干式定型模,对型材增亮部分内置于定型模中,与挤出模头零距离接触,各面冷却同步,拉伸均匀,有效保证增亮表面第一阶段均匀冷却,增亮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解决的:在定型模的型材进入端设有与型材增亮表面平行的冷却槽及沿型材增亮表面宽度方向上分布的抽气槽。
为了增强冷却效果以及增强对型材表面的吸附作用,所述冷却槽和抽气槽至少有两道。由于设置了多道抽气槽,对型材真空吸附作用大大增强,从而增大了型材与型腔表面的摩擦,因而可以提高增亮效果。
所述第一道冷却槽进水口与定型模内的冷却水进水通道相通,出水口设在定型模侧壁上。这样可以利用定型模原有的冷却水供应通道,不需要对增亮部分独立地设置供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对型材增亮部分内置于定型模中,与挤出模头零距离接触,各面冷却同步,拉伸均匀,有效保证增亮表面第一阶段均匀冷却,增亮效果好,而且使用范围宽,依据需要,可同时对多个面进行增亮,不受外形和形状的影响,结构紧凑、简单耐用,且易于操作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增亮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T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Q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沿K—K线剖视图。
上述图中,1、上盖板;2、上型板;3、下盖板;4、下型板;5、真空抽气口;6、气室;7、真空气道;8、真空气孔;9、进水通道;10、直孔冷却通道;11、出水通道;12、型材;13、真空气槽;14、出水孔;15、进水孔;16、光亮板;17、定位销钉;18、冷却槽;19、抽气槽;20、加强气室;21、抽气槽;22、加强气室;23、进水通道;24、冷却槽;25、出水口;26、密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市耐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铜陵市耐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18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屋顶防渗漏带蓄水层的种植池
- 下一篇:双孔眼板固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