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轴流风扇的芯轴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2660.5 | 申请日: | 200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07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俞建军;余政龙;杨又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俞建军;余政龙;杨又青 |
主分类号: | F04D29/053 | 分类号: | F04D29/053;F04D29/05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 军;张 瑾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树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轴流 风扇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微型轴流风扇的芯轴改良结构,特别指一种应用在计算机等相关电子产品中,强制空气对流的微型轴流风扇的芯轴改良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如图9所示,公知的微型轴流风扇,经常应用在计算机主机内及相关电子产品中,作为一种强制空气对流、散热的散热装置。其结构如图所示,通常是框体10之中结合可转动的风扇20所组成,并在该框体中央设有马达的定子,该风扇20设有马达的转子,即能在通电后驱转该风扇20。而该风扇20与框体10结合成可转动状态,必需依赖风扇20的轮毂201及轮毂201中的转轴202结构(如图10所示),借该转轴202与框体10内的轴承匹配组合,即使风扇20得以被驱转。
而公知该转轴202与轮毂201结合的结构及方式,采用埋入射出成型(Insertmolding)的方式,即将所述的转轴202由人工徒手预先置入模具之中,再射出胶料成型该风扇20,使轮毂201包覆并固定住该转轴202的一端。但此种结构及组装方式,必须采用人工徒手放置该转轴202进入模具内,其生产效率较低,质量精确度易受制作者技术素质影响,以及成型中因塑料的热胀冷缩,导致些许异位及误差,此现象尤以小体积的微型轴流风扇在制造上更容易发生瑕疵品。特别是现今电子产品朝向轻巧微形化的设计趋势,该风扇20尺寸缩小时,将使人工放置转轴202进入模具的方式,更加难以实施,生产成本更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精密组装风扇、高生产效率、低制造成本的微型轴流风扇的芯轴改良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轴流风扇的芯轴改良结构,该微型轴流风扇包括框架及组装在框架中的风扇,其中:该风扇为塑料射出成型所制成,其中央具有轮毂,该轮毂的周围设有两片或两片以上的叶片,轮毂后端的中央设有凹孔,该凹孔内的中央及该轮毂前端分别成型有塑料轴,各该塑料轴端部中心分别设有盲孔,在各盲孔中设有呈紧配合状插入的金属材质的顶针,使该顶针的端部突露在该塑料轴的端部。
借由上述风扇的改良结构,应用机器将该顶针插入所述该盲孔之中,而不是采用公知的人工实施埋入射出成型(Insert molding)方式,因此可大量射出成型风扇之后,再以机器及治具组装该顶针,避免操作人员导致影响风扇质量等因素的产生,达到微型风扇精密化、低瑕疵、高生产效率及低成本等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微型轴流风扇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微型轴流风扇的组合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微型轴流风扇的截面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顶针组装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风扇组成状态的正面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风扇组成状态的底面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风扇分解状态的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风扇组合状态的截面示意图;
图9为公知微型轴流风扇的立体图;
图10为公知风扇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微型轴流风扇的芯轴改良结构,该微型轴流风扇较佳实施例包括框架1,及组装在框架1之中的风扇2,其中:
框架1,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附有马达定子11可驱动风扇2的塑料框,其外形可为附图的矩形框或其它几何形状,该框架1的结构之中射出成型有圆形或其它形状的风扇容置槽12,该风扇容置槽12的两端中央射出成型有轴承座13,各该轴承座13周围具有幅射状的肋条14结合在框架1。而各该轴承座13内面结合有轴承15,各该轴承15可为陶瓷轴承或金属轴承等,各该轴承15中央设有凹孔151供风扇2的顶针27组装定位,而且其中一个轴承座13的内面结合所述马达定子11,该马达定子11驱动风扇2的电气装置,其实施方式不限。
风扇2,如图5至图8所示,为塑料射出成型所制成,其中央具有圆形的轮毂21,该轮毂21的周围设有两片或两片以上的叶片22,该叶片22的形状、三维曲度不拘于特定。该轮毂21后端的中央具有凹孔23,该凹孔23的内壁结合马达转子24,该凹孔23及轮毂21前端的中央分别成型有塑料轴25、25’,该塑料轴25、25’端部的中心设有盲孔26,两个顶针27为呈紧配合状插入该塑料轴25、25’的盲孔26中的金属轴(如图7及图8所示),该顶针27的端部可具有尖锥部271,且顶针27的尖锥部271突露在塑料轴25、25’的端部。其中,所述该顶针27为高碳钢或氧化锆(Zirconia)所构成,具有硬度及耐磨度等机械特性,可增进风扇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俞建军;余政龙;杨又青,未经俞建军;余政龙;杨又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26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电液压直线马达
- 下一篇:冷却塔风机驱动专用混流式水轮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