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储油罐的放油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3474.3 | 申请日: | 2008-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62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俞长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俞长伟 |
主分类号: | B65D88/54 | 分类号: | B65D88/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400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储油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油罐管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清洗储油罐时使用的撇油装置。
背景技术
为保证存放油料的质量,油库内存放油料的储油罐需定期清洗,储油罐在大修前也必须进行清罐操作。清洗储油罐前,往往要放出一定量的积油。虽然,可通过打开储油罐上法兰进行放油,或者使用吸管利用虹吸原理进行放油,或者使用其它放油器械放出储油罐内的积油。但是,现有的放油器械很难较大限度地放出储油罐内的积油,每次放油时都会有一部分积油无法得到正常回收。未能回收的油料排出储油罐后,不但会对环境造成较大面积污染,而且还浪费了宝贵的能源;排出的废油还有可能带来安全隐患。目前,不论是固定在油库内的储油罐,或者是安装在火车等交通工具上的移动储油罐,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储油罐的放油装置,它可安装在储油罐上,能较大限度地放出储油罐内的积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储油罐的放油装置,包括法兰,法兰上有贯穿通道,法兰的贯穿通道连接空腔;空腔有放油机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有以下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空腔上有观察窗。
所述空腔有透明连通管。
所述空腔的容积小于0.7立方米。
所述放油机构由阀门和管道接头构成。
所述管道接头有马牙。
所述空腔有传感器,传感器的电路连接信号处理器。
所述信号处理器的电路连接电磁阀。
所述空腔为矩形空腔,矩形空腔的矩形截面高度20~50毫米,宽度200~500毫米,矩形空腔的长度为60~500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法兰可安装在储油罐上。法兰上有贯穿通道,法兰的贯穿通道连接空腔;空腔有放油机构;在对储油罐进行清罐操作时,先将带有空腔的法兰安装在储油罐上,然后再进行撇油操作。撇油操作可这样进行:在储油罐内注水,由于水和油的比重不同,油在上水在下,储油罐内的积油先进入空腔。通过空腔的放油机构可把进入空腔的积油放出;随着储油罐内注水量的逐步增加,储油罐内的积油可逐步进入空腔并排出。当注入储油罐的水进入空腔时,可停止向储油罐内注水。本实用新型能较容易地将储油罐内一部分难以排出的积油送至空腔并排出,可明显增大废油的回收量。本实用新型既适用于油库内固定储油罐,也适用于火车等交通工具上的储油罐。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石化企业油库存放轻质油的储油罐,不但有利于增加废油的回收量,而且还可减少清罐操作时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法兰连接矩形空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法兰连接三角形空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空腔安装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学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参看图1和图2。一种储油罐的放油装置。法兰9的尺寸对应现有储油罐的法兰安装部位。如,储油罐上入口的直径为30厘米,法兰9的最大直径可以是39厘米;法兰9上的螺丝安装孔数量和位置也对应储油罐上入口的螺纹孔。法兰9可使用金属材料制造。
法兰9上有贯穿通道,贯穿通道即贯穿法兰9两面的通孔,贯穿通道的形状可根据空腔截面设计。法兰9的贯穿通道连接空腔。空腔可根据需要做成多种形状。如果空腔使用矩形空腔2时,法兰9的贯穿通道截面是矩形截面;空腔使用三角形空腔200时,法兰9的贯穿通道截面为三角形截面。矩形空腔2有矩形端盖7,三角形空腔200有三角形端盖201。为了更有利于收集废油,矩形空腔2和三角形空腔200设置有呈水平状态的底面4。
空腔有放油机构,通过放油机构可导出矩形空腔2或三角形空腔200的可回收油料。所述放油机构由阀门6和管道接头8构成。阀门6的一端安装在矩形空腔2或三角形空腔200的通孔部位5;阀门6的另一端连接管道接头8。通过管道接头8可连接放油用的胶管,放油用的胶管可把矩形空腔2或三角形空腔200内的废油排放至收集废油的容器。为了便于胶管的连接,管道接头8使用带马牙的类型,即所述管道接头8有马牙。
所述空腔上有观察窗1。观察窗1用于观察矩形空腔2或三角形空腔200内的液位,尤其是观察进油和进水的情况,通过观察可判断是否停止向储油罐内注水或其它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俞长伟,未经俞长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34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子膜式的电磁力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地形越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