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的背膜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33533.7 | 申请日: | 200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95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伟;费植煌;张育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来太阳能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0203 | 分类号: | H01L31/0203;H01L31/048;B32B27/06;B32B5/18;B32B2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之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建军 |
地址: | 215500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太阳能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中的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粘结性的太阳能电池背膜。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板通常是一个叠层结构,主要包括玻璃表层、EVA密封层、太阳能电池片、EVA密封层和太阳能电池背膜,其中太阳能电池片被两层EVA密封层密封包裹。太阳能电池背膜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整体机械强度,另外可以防止水汽渗透到密封层中,影响电池片的使用寿命。为了提高背膜的整体性能,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大量针对背膜进行改进的方案。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0710185202.8号、公开日为2008年5月14日、公开号为CN101177514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及其制备方法,该背板包括基材和含氟聚合物层,含氟聚合物层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为:含氟树脂25~45份;改性树脂1.5~3份;聚合物填料0.5~3份;无机填料0.1~1份;溶剂50~70份。上述方案的生产成本低,性能优良,其剥离强度高,阻水性能好,耐候性好。虽然氟材料能够提高背板的整体性能,但由于氟材料本身特性,其存在表面能高,表面憎水,粘结性能差。使得这种背板与EVA的粘接性能降低了,背板与EVA的粘接加工工艺变得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高粘结性、且具有高耐候性、耐化学性、高的电气绝缘性能,高的防水性的太阳能电池背膜。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的背膜,包括依次覆合在一起的硅钛化成膜层、基层、硅钛化成膜层、氟基膜层和硅钛化成膜层。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的背膜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
所述硅钛化成膜层的厚度为0.01微米—5微米。
所述硅钛化成膜层的厚度为0.1微米—2微米。
所述基层和所述氟基膜层的表面经等离子硅钛化处理形成所述硅钛化成膜层。
所述基层为PET基层。
所述基层为PE超细闭孔式发泡层。
所述基层的厚度为0.1毫米—10毫米。
所述氟基膜层为四氟乙烯基膜层或三氟氯乙烯基膜层。
所述氟基膜层的厚度为5微米—200微米。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的背膜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在基层和氟基膜层的表面设置硅钛化成膜,以及在基层和氟基膜层之间设置硅钛化成膜,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粘结性能更好,层间密实,提高了阻隔性能,尤其对水蒸气的具有更好阻隔,防潮性能好,电气性能和耐候性能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的背膜,其为五层结构,包括依次覆合在一起的硅钛化成膜层1、基层3、硅钛化成膜层1、氟基膜层2和硅钛化成膜层1。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基层3和所述氟基膜层2外表面设置有硅钛化成膜层1,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背膜易于与其他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粘结。同时,在基层3和氟基膜层2之间也设置有硅钛化成膜层1,使得层间粘结更加密实,阻隔性更好,整体的防潮性能、电气性能和耐候性能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硅钛化成膜层1的厚度为0.01微米至5微米,优选厚度为0.1微米至2微米。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基层3和氟基膜层2的厚度选择0.05微米、0.1微米、0.3微米、0.8微米、1.2微米、1.8微米、2微米、2.5微米、3微米等等。这里厚度的选择,要满足各层之间粘结的需求,同时要提高背膜的整体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基层3可以为PET基层,其中PET为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本实用新型中的基层3也可以采用PE,通过超细闭孔式发泡工艺形成超细闭孔式发泡层,这里的发泡层中的发泡孔为封闭式结构,且发泡孔为超细结构。这种结构的基层具有较好的支持力,且重量轻,易于弯折,可以应用于弯曲式太阳能电池板中。
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基层3中,所述基层3的厚度为0.1mm—10mm,其中非发泡基层的优选厚度为0.2-0.3mm,具体数值可以为0.2mm、0.22mm、0.25mm、0.28mm、0.3mm。发泡基层的厚度为1—3mm,具体数值可以为1mm、2mm、3mm。
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氟基膜层2为四氟乙烯基膜层,这种膜层可以选用JOLYWOOD FFC膜,也可以为四氟乙烯(TFE)均聚物膜层。
本实用新型的氟基膜层2还可以为三氟氯乙烯基膜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来太阳能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来太阳能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35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型地板、智能连接件
- 下一篇:淋浴房用内平铰链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