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升降式液晶显示器固定座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3768.6 | 申请日: | 200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93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沈秀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福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28 | 分类号: | F16M11/28;F16M11/12;G02F1/13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范 晴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 液晶显示器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式液晶显示器固定座。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由于具有质轻、体薄、无辐射等优点,已经逐步取代传统的荧光显示器。目前市场上的液晶显示器一般包括液晶面板和固定座,固定座又包括有底座,底座上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上枢接有回转架,回转架上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再固定液晶面板。虽然用户可以通过前后转动回转架来调整液晶面板的前倾和后仰视角,但是,此类固定座使用时,用户无法调整液晶面板的高度。另外,由于底盘的尺寸较大,并且支撑架与底盘垂直固定,所以造成固定座的包装体积庞大、运费激增,并使装载数量相对缩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升降式液晶显示器固定座,该固定座的升降架可相对固定架做升降运动,方便了用户调整液晶面板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升降式液晶显示器固定座,包括底座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由升降架和固定架组成,升降架可相对固定架做升降运动;
升降架包括一个具有下开口的升降壳体,升降壳体内固定有升降件,升降件上固定有卷簧座,卷簧座内安装有卷簧;
固定架包括一个具有上开口腔的固定壳体,上开口腔内固定有支架,支架上设有供升降件升降的滑槽,卷簧的外端头固定在支架上;
所述底座上设有一个插座,固定壳体还具有一个下开口腔,下开口腔内设有插脚,固定架与底座可通过插脚与插座插接固定,插接固定时,插座容置在固定架的下开口腔内;
所述升降件呈T形,其包括与升降壳体连接固定的连接板及固定在连接板上、向下延伸的插片,卷簧座固定在插片的底部,插片及卷簧座插设在支架的滑槽内,且可在滑槽内进行升降运动,卷簧的外端头弯折设置并卡设固定在支架的上边沿处;所述连接板固定在升降壳体内腔的顶部,螺钉向上穿过连接板、升降壳体后与回转架螺接固定;
所述回转架包括U形架,U形架的两侧板上分别枢接有回转架耳板,液晶面板固定在回转架耳板上。
所述支架的左右两侧通过螺钉与固定件及固定壳体螺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在升降架与固定架之间设有卷簧,由于液晶面板、回转架及升降架具有一定的重量,该卷簧可以使升降架在任意高度固定不动,当用户的力施加在液晶面板上时,就可以使得升降架升降,从而调整液晶面板的高度。
2.本实用新型在出厂包装时,使升降架降到最低位置,可大大缩小包装体积,降低运输成本。
3.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与底座是插拔式连接的,因此底座与支撑架可分开包装,进步缩小包装体积,降低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架位于最低位置时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主剖图;
图3为图1的侧剖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架位于最高位置时的立体图;
图5为图4的主剖图;
图6为图4的侧剖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图。
其中:100底座;110插座;
200支撑架;
210升降架;211升降壳体;212升降件;213卷簧座;214卷簧;215连接板;216插片;
220固定架;221上开口腔;222固定壳体;223支架;224滑槽;225下开口腔;226插脚;227固定件;
300回转架;310U形架;311侧板;320回转架耳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升降式液晶显示器固定座,包括底座100和支撑架200,所述支撑架200由升降架210和固定架220组成,升降架210可相对固定架220做升降运动;
升降架210包括一个具有下开口的升降壳体211,升降壳体211内固定有升降件212,所述升降件212呈T形,其包括与升降壳体211连接固定的连接板215及固定在连接板215上、向下延伸的插片216,插片216的底部固定有卷簧座213,卷簧座213内安装有卷簧214;其中,连接板215固定在升降壳体211内腔的顶部,螺钉向上穿过连接板215、升降壳体211后与回转架300螺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福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福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37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工程节能照明系统
- 下一篇:流体保温管以及套装于该保温管的保温管套